第128章 不問時節,稱名必生2_善導大師之淨土思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善導大師之淨土思想 > 第128章 不問時節,稱名必生2

第128章 不問時節,稱名必生2(1 / 1)

《觀經四帖疏》中提了幾次不問時節,不管時節久近,這說明什麼?這說明往生不是靠我們自己的修行功夫啊!往生不是靠我們自己的修持程度有多高,而是靠我們所念的這句六字名號本身,所以才不問時節久近,隻問我們是不是安心老實念佛。當然,雖然說不問時節久近,但是有一個原則就是念念相續、念念不舍。就是說從現在開始斷惡修善,然後一發心以後誓必此生畢命為期,一發心以後,到我們斷氣為止,沒有退轉,專心致誌、老老實實、踏踏實實一句佛號口稱彌陀,沒有退轉、沒有改變、沒有夾雜,這是原則。

持名念佛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因為這句名號本身能令我們往生,是因為這句佛號本身具足了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所有的資糧,所以阿彌陀佛才不問我們念佛時節久近。念一聲也罷,念十聲也罷,這是靠阿彌陀佛的大願力,不是靠我們。念一年也罷,念十年也罷,念一輩子也罷,還是靠這句名號本身,靠阿彌陀佛大願加持之力。往生功德不是問我們自個兒,是看我們有沒有把這句名號執持起來。執持起來名號裡麵所有一切功德資糧全部給到我們手裡,全部給到我們身上,阿彌陀佛所有的光芒全部照到我們心裡,自自然然臨終的時候,法爾自然,開開心心往生極樂。這是第一個啟發。

第二,不管平生還是臨終,阿彌陀佛六字名號具足我們往生的資糧。這一點跟許多聖道通途門的法師的講解不一樣善導大師他的著作裡麵我們分析出來,不管是平生、還是臨終,持名念佛,如果說這句南無阿彌陀佛裡麵沒有我們往生的功德,不具足我們往生的資糧,那麼念千千萬萬聲,念十年乃至念一百年,因為資糧不具足,往生不可能成功的。如果說我們銀行賬上沒有錢,去銀行取錢取不出來,空的,即便把這卡抓得再緊,哪怕站在銀行裡麵死賴著不走也沒用,卡裡沒錢。但是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裡麵,具足了十方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有的功德,一切的資糧。我們現在就開始念佛,發心百年之後求生淨土,現在就有功德,平生業成,所以不問時節久近。

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就是不管是不是平生,現在健健康康,還是說臨終,沒有幾分鐘我就要死了,不管這個時間節點。平生就是指我們現在身體健康活著的時候,臨終就是快要斷氣了,我們往往有一個之前所執持的不是特彆精準的觀念,認為平時念佛不管用,以前筆者就這麼理解,平時念佛隻是演習,讓我們養成一個念佛的習慣,是一種訓練性質的念佛,養成潛意識都在念佛的習慣。那麼到我臨終的時候神識昏迷,我還是潛意識能夠念出這聲阿彌陀佛,所以臨終一念要能夠念出這聲阿彌陀佛,這才管用,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過去十幾年一直都是這麼理解的,直到現在研究完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善導大師的五部九卷以後,發覺之前這個理解有一點問題。

臨終一念,如果能夠念出這聲佛號,當然你可以往生,這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完完全全把所有的心思都歸投到臨終一念上,似乎跟善導大師的理念不吻合。現在念的佛和臨終念的佛,大家想想是一尊佛嗎?是吧,都是阿彌陀佛,都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一阿彌陀佛。那我們平生念的佛跟臨終念的佛是一句佛號吧?是啊,沒毛病。所以平生和臨終都一樣,名號功德不增不減呐!這善導大師的意思,大家慢慢體會。

臨終一念得往生,平生念念也得往生,不管你是平生念佛還是臨終念佛,平生念佛你就畢命為期,一向專稱彌陀名號,臨終念佛你就念完直接斷氣都沒問題,皆得往生。什麼叫平生業成?我們仔細體會善導大師的原作,五部九卷,或者說有人說五部九卷太長,沒關係,你就看《觀經四帖疏》,百度上有原文啊!各位啊,我們翻來覆去反反複複的在說這幾個問題,我們要明了,我們至誠發心,斷惡修善,老實念佛,百年之後求生淨土,一句南無彌陀佛念出來,我們當下就得往生之業成就。雖然現在陽壽沒到,但是平生往生之業已經成就了。如果一口氣下不來,當下就能去西方極樂世界,如果還有壽命,那我們延續下去,畢命為期,過著開開心心念佛的生活,直到命終往生。原本可能這段時間自己就是這麼一個中等水平生活條件,但是因為自己開開心心念佛過活,可以提高到上等水平生活條件原本可能就是下等水平生活條件,但是壽命沒到,畢命為期,一向專稱彌陀佛號,那有可能是就變成中等生活條件,甚至變成上等,直到命終往生為止。這一點大家要明了啊!

不問時節久近。第三個啟發是什麼?並不是說我們就念一句佛念十句佛,或者念上一年、兩年,然後就結束了,就不念了,這不叫畢命為期,也不叫一向專稱,這樣是不行的。功夫斷了,就不叫一心一意,那就叫三心二意,為什麼呢?這樣等於我們丟棄了念佛法門了。不問時節久近啊,是說我們要念念不舍念佛之念,念念相續,這樣不停的一向專稱執持名號,這叫不問時節久近。這是第三個意思,就是我們畢命為期,一輩子要執持名號。《阿彌陀經》上雖然說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並不是說限定必須要念七天,念完七天就不用再念了,那是古印度的行文的風格,古印度人寫文、說字、說話的習慣是這樣,翻譯成我們徹徹底底的漢語,那是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後麵必定有個省略號告訴我們如此延續下去,直到這一世斷氣結束,太太平平往生,是一輩子念佛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祖師大德說不問時節善導大師說不問時節。那是根據第十八願裡乃至十念來進行的分析和判定,他這個判教的依據,乃至十念就是阿彌陀佛不限定我們念佛時間的早晚,我們有可能遇到淨土法門晚,也有可能遇到淨土法門早,早的可能小時候、青春期,甚至更小的孩子就遇到淨土法門。《淨土往生錄》裡麵有六歲、七歲的孩子念佛往生的。晚,晚到臨終了剛剛碰到淨土法門,隻有這個力氣念最後一聲、最後十聲,這都屬於乃至的範疇。乃至的意思就是一輩子,年輕時候遇到了,念上三十年、五十年。乃至包括在裡麵,臨終遇到了念上十念,乃至一念,也是一輩子,隻不過那一輩子基本上就結束了。

他剛遇到你不能埋汰他呀,他剛遇到是他苦啊,他要是早三十年遇到、早五十年遇到,他就開始念念阿彌陀佛,那生活會越來越好。我們看看《了凡四訓》,看看袁了凡先生。網上有記載說袁了凡先生後來是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這個事情上周有朋友剛跟我溝通,雖然我給大家分享了《了凡四訓》,但是還沒有詳細去考證過。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袁了凡先生是佛學大家,而點化他的雲穀禪師在我們《淨土聖賢錄》裡麵有記錄,他就是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最後他是舍禪歸淨,舍了禪定法門而修淨土法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就。因此袁了凡先生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就的可能性非常大,到底是不是這樣?回頭有機會我去翻翻典籍,看有沒有記載。

喜歡善導大師之淨土思想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善導大師之淨土思想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穿越諸天萬界 贅婿修真從退婚開始無敵 3000年贅婿的仙俠逆襲 隨軍八零:禁欲大佬寵妻日常 八零大小姐隨軍,撩爆禁欲大佬心 大明屍 吃東西可獲神通,我靠吃無敵世間 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 守界 閻王娶妻,開局五屍同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