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池大師,明末四大高僧之首,我們淨土宗第八位祖師。蓮池大師說“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世尊在《阿彌陀經》裡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對於這句經文,有很多人理解錯了,以為念佛是少善根、少福德、缺因緣,其實都是理解錯誤。我們倒過來看,佛說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蓮池大師就說了今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正好解釋了念佛法門的殊勝。少善根福德因緣,的確沒有辦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是隻要能夠持名念佛,這句佛號裡麵包含了善中之善、福中之福,所以隻要稱名念佛,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的人,自然就具足善根、福德、因緣。
以凡夫有漏的造作,淩駕於彌陀名號功德之上,這是不知道佛法的虛實,也不明白佛號的功德的大小啊!這兩段經典,一段佛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一段蓮池大師的開示今持名者,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我們就可以明了了口稱南無阿彌陀佛,那是真正的多善根、多福德呀,這是真正的善中之善,福中之福,因為這句名號所包含的福德是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的,因為這句名號所包括的、包含的善根是儘虛空、遍法界一樣大的。其他的修行方法、其他的公益、其他的慈善,雖然福德有,也很多,像山那麼多、像海那麼多,這都是形容,都可以限量,能計量。山雖高,海雖闊,與虛空相比無法比。而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是儘虛空遍法界的,它所包含的善根、福德那是儘虛空、遍法界的,是最最殊勝、無比清淨的,一切善根福德都包含在這句名號之中,而且所有的善根、福德皆是無漏的,皆是親近的,決定讓我們可以離生死、證涅盤。因此念佛眾生不要自甘卑下,不要覺得自己不夠檔次,沒有必要。說實在話,念這句名號足夠啦!
第三,念佛福善同佛。我們下麵引用益大師一段法語,剛才是蓮池大師,明末四大高僧,還有一位也是我們淨土宗的祖師,緊跟在蓮池大師後麵,淨土宗九祖蕅益大師,念佛的善根、福德多大呢?跟佛平等,跟佛平齊。而佛是儘虛空遍法界的,那麼我們念佛的善根、福德也就跟佛一樣。薃益大師的原話佛以大願作眾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則一一身悉具多善根福德。這個字麵意思很好理解,阿彌陀佛用大願作為眾生多善根的因,用大行作為眾生多福德的緣,所以持名念佛,他的善根、福德就跟阿彌陀佛一樣,而且每一聲持名佛號都具足足夠多的善根、福德。佛說《阿彌陀經》上有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善根為因,福德為緣,叫“善根福德因緣”。蕅益大師是說往生西方淨土阿羅漢的善根都不夠,因為阿羅漢沒有發廣大菩提心,阿羅漢是小乘嘛,小乘自了漢,梵行已立,不受後有,寂靜涅盤,他沒有發廣渡眾生的廣大菩提之心,這樣的話阿羅漢的因不具足,所以阿羅漢往生西方,憑他自己的善根絕對是不夠的啊!
那有人說“阿羅漢善根、福德不夠,善根都不夠,不要說福德了。”那菩薩善根夠了,菩薩都是發了廣大菩提之心,要廣渡眾生的,都發了這個心了,可是菩薩的福德還不夠,他不圓滿呢!就算是等覺菩薩,他還差一品無明沒有破呢!隻有阿彌陀佛,因地法藏比丘的時候,以四十八大願回向給我們眾生,我們順佛的願望,念佛往生淨上,這樣佛的願成為了我們的願。佛願我們去往生,我們願意去往生,我們能夠發起這樣的願生心,起這樣的因,這個是因。不是我們五濁惡世的罪惡生死凡夫自己生起來的,是阿彌陀佛的大願回向給我們的,讓我們有這個願生淨土的因,有這個心,所以說佛以大願作眾生善根之因。成語說“推心置腹”,阿彌陀佛懇切地呼喚眾生,勸導我們說十方輪回三界、沉沒六道,這個苦惱的眾生啊,你們要往生到我的西方淨土來呀,你們不要埋沒在五欲六塵當中。反反複複地勸導我們,苦口婆心地呼喚我們,我們今生聽聞到佛法,信了。終於發願了,我們願意去了,願意往生了,我們願意去往生的這個心完完全全是佛心,是阿彌陀佛的大悲之心、大願之心來到我們心中,因此被稱為“清淨願生心”,也被稱為往生淨土的決定心。這是佛的大願,成就我們眾生的多善根。
我們念佛就具足善根了,那麼多福德呢?那是阿彌陀佛的“大行”。在《無量壽經》中所說的法藏比丘在兆載永劫的時間裡麵,在數不清楚的大劫的時間裡麵,為一切眾生清淨修持六波羅蜜。咱們常說的六度萬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還不是修一天,也不是修一輩子,也不是修一劫,是修兆載永劫呀!無起無作,修行種種清淨功德,圓滿成就,而後一切功德回施給我們凡夫眾生,作為我們的福德。佛因種的大願的善根、大行的福德,全部收錄到果地上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之中,這樣因緣和合,往生淨土便靠譜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一般以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佛的本願力是外緣,可是因呢還是要靠我們自己來種。但是按照我們祖師蕅益大師的解釋凡夫往生淨土的因與緣,都來自於阿彌陀佛的名號,這跟善導大師的“六字釋”是一樣的。我們稱念的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法藏比丘在因中誓願、萬行的功德啊,都含在這句名號當中。比如世間的帝王,他有一個帝號。這個帝號中間包含著什麼呢?一般這個帝號中間都包含著他統攝天下的願心,也包含著他南征北戰的功績,所以帝號來得不容易。所有的文治武功全部到最後凝結、凝固、凝聚、濃縮,包含在這句皇帝的帝號中間。而阿彌陀佛過去兆載永劫的修行,破除一切魔障、斬除一切煩惱,為眾生修持一切功德,能夠償還一切眾生的業債,幫我們償還。因圓果滿,自致成佛,號阿彌陀佛。他所有的功德都濃縮在六字名號之中,六字名號包含一切功德。世間的帝王一旦他成了王,也不過是擁有一個皇帝的名號,雖然人還是那個人,但是他因為有這樣的實德,就有了這樣的帝號,就有了號令天下的實際權威。而阿彌陀佛成佛了,他有這樣的真實功德,才能夠被稱為無量光、無量壽,才能夠被稱為阿彌陀佛。這句名號就包含了阿彌陀佛所有的一切功德,他在因地的願和行都包含在果上的名號之中。阿彌陀佛這句名號回施給我們十法界的眾生,尤其回施給我們這些罪惡生死凡夫。我們來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念念之中佛的功德就成為我們的功德。持佛名者,善根、福德同佛無異,一聲悉具多善根福德。每一聲南無阿彌陀佛,都具足多善根福德,所以往生沒有障礙,必定成就。這個解釋和善導大師的解釋可以說異曲同工,不愧都是我們淨土宗的祖師啊!
喜歡善導大師之淨土思想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善導大師之淨土思想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