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們照例圍坐在小院裡,原來還在打著紙牌的眾人,顧慮朱知章便也不玩了,氣氛因不熟悉的朱知章到來略顯拘謹。
王偉先把領著朱知章進屋,使個眼色示意他們繼續玩。
雖說眾人遊手好閒,但是多年的兄弟,大家夥兒怎麼好意思,也就跟著王偉擠進了窄小的屋子。
屋內,光線昏黃,僅點亮一盞劣質的煤油燈,那燈芯也快到了盞底。
朱知章環顧四周,主動開口打破了沉默“其實,我跟大家差不多,也是家裡有老母要照顧。我下鄉這些年,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她老人家一個人在家,不知道吃得好不好,穿不穿得暖。”
聽到這裡,原本對他還有些防備的青年們神色也漸漸鬆懈下來。
這些青年雖說遊手好閒,但基本上都是窮苦人家的孩子,深知生活的不易。
他們家裡大多揣著同樣的想法哪怕隻有一個能夠有出息,足以帶動全家走出貧困的泥潭。
越窮也就孩子生得越多。
他們何曾想到會越生越窮呢。
然而現實往往殘酷,越掙紮似乎陷得越深,偏他們不聽不信。
正是這份共同的叛逆與不甘,將他們凝聚在一起,逐漸變成一夥朋友。
王偉家是就他一個孩子,家裡隻有一個老娘,也不管他。
大家夥兒這才喜歡到王偉家聚會。
他們原本以為,能下鄉當知青的都是一些出身優越的文化人,沒想到朱知章這小子跟他們一樣,也是苦水裡泡大的娃兒。
相似的出身背景,在眾人心間對朱知章悄然搭建起了一座理解與親近的橋梁。
“那你為啥還要來這裡受苦呢?”嘴巴最閒不住的阿龍問出了聲。
朱知章歎了口氣,想結交這些人,就得掏心窩子,說得越窮越能跟這些人處上關係。
他實打實地說道“為了我娘,本來我家就隻有我跟我娘兩口人是不會分到下鄉名額的。但是我大伯家孩子多,他也是個疼孩子的人,為了不讓他孩子下鄉吃苦,他找到了我,說給我一筆錢給我娘看病,條件是讓我頂替他孩子下鄉去,我就應承下來了。”
這話觸動了在場不少人的心弦,特彆是那些家中也有老人需要照顧的。
李四摸了摸鼻子,不好意思地說道“原來你也是個孝子,我們還以為知識分子都是高高在上的。”
朱知章搖搖頭,想起他爹死後家裡的不容易,眼眶也不由得紅了“哪有什麼高低之分,咱都是為了過日子在拚。今天能和大家坐在一起,我覺得很親切。”
說著,他從隨身攜帶的布包裡取出一本舊書,遞給了旁邊好奇張望的阿龍
“這是我常年帶身上書,叫《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書裡的主人公也經曆過很多困難,但從未放棄。有空的話,你們可以看看。”
阿龍過書,跟得了寶貝似的。
翻了幾頁,隨後迷茫的抬頭,看看周圍的兄弟,再瞅瞅朱知章。
阿龍有些尷尬地撓了撓頭“哎,我忘了不認識字”
這話一出口,原本想聽他說些一二三來的眾人,瞬間捧腹大笑起來。
大家都被阿龍那略帶尷尬又無比真實的反應逗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