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杜牧的提議,對於征討劉稹一事李德裕已是成竹在胸。但他深知李宗閔一黨不會坐等著看他再立新功,戰事一起定然會想方設法的在武宗麵前胡說八道。
為了避免出現這一情況,他找到武宗,試探性的問:“有人告訴臣,當年劉悟誅殺淄青叛藩李師道,為國立有功勞。劉稹身為功臣之後,朝廷不宜治罪誅殺,應保全他的身份。臣請將此議論交付百官商議,用以順應人情。”
武宗不屑的說:“劉悟有什麼功!不過是當初被朝廷大軍所迫,殺敵以求免罪而已,並非忠心於國。況且即便他有功,他們父子二人做了二十多年節帥,朝廷沒有對不起他們,劉稹有什麼理由作亂!朕以為,有功當然該賞,但有罪也不可不嚴加懲戒!”
李德裕心滿意足的讚歎:“陛下的話,實在是治理國家的大道!”
武宗的態度雖讓李德裕吃了定心丸,但仍擔心李宗閔會在戰事期間搞出什麼幺蛾子,索性以李宗閔與劉從諫暗中勾連,不宜留在洛陽為由,鼓動武宗將李宗閔打發到了千裡之外的湖州,出任刺史。
做完了這一切,李德裕開始從容調兵遣將。
會昌三年(843年)五月,詔令河陽節度使王茂元率步騎兵三千,駐守萬善(古縣名,今河南沁陽北二十裡),防敵南出。
河東節度使劉沔率步騎兵兩千,駐守芒車關(山西晉中市榆社縣南),另派步兵一千五百人駐守榆社,阻敵北竄。
成德節度使王元逵率步騎兵三千,駐守臨洺(河北永年臨洺關鎮),並向堯山(河北隆堯)一帶抄掠,卡敵東進。
河中節度使陳夷行率步騎兵一千,駐守翼城(臨汾翼城縣);另派步兵五百,固守冀氏(山西臨汾安澤縣),禦敵西逃。
剝奪劉從諫、劉稹所有官爵。
任命王元逵為北麵招討使,魏博何弘敬為南麵招討使,會同河中、河東、河陽三軍,攻討昭義位於河北的邢、洺、磁三州。
任命武寧節度使李彥佐為晉絳行營諸軍節度招討使,攻取澤、潞二州。
詔令一下,五路兵馬迅速展開。
王元逵進駐趙州(河北趙縣),威逼邢州(河北邢台)。
河陽軍將領馬繼,率步騎兵兩千,屯駐天井關以南的科鬥店——此關口是晉豫通行要道。一旦被唐軍所控,即可穿越太行天險,由南向北進擊澤州(今山西晉城),與從北向南攻打潞州(今山西長治)的唐軍形成夾擊之勢。
劉稹得知此情,立刻派大將薛茂卿統率兩千精兵前往阻擊。
六月十九日,武宗詔令參戰各軍,務必於七月中旬前對昭義所屬各州展開攻擊,並嚴令各軍不得接受劉稹投降,確保全勝。
命令劉沔率軍攻奪仰車關(山西晉中榆社縣南,又名昂車關),自北向南進擊潞州(山西長治)。
同時,任命山南東道節度使盧均,擔任昭義節度招撫使,負責招納懷柔昭義軍民,並在戰爭結束後撫境安民。
委派刑部侍郎兼禦史中丞李回宣慰河朔三鎮,令盧龍在秋季之前平定回鶻餘孽,成德、魏博兩鎮儘快平定昭義所屬河北三州。
七月十七日,李德裕奏請武宗,進一步明確細化五路大軍作戰任務,防止他們推諉扯皮。提議:
成德節度使(治所正定)王元逵攻取邢州(河北邢台)。
魏博節度使(治所邯鄲)何弘敬攻取洺州(河北永年)。
河陽節度使(治所河南沁陽)王茂元攻取澤州(山西晉城)。
武寧軍節度使(江蘇徐州)李彥佐、河東節度使劉沔,直取昭義軍腹心潞州(山西長治)。
各軍務必直取州城,不得分兵攻掠縣域,延誤戰機。
武宗允準,頒詔執行。
李德裕籌劃的不可謂不周到,朝廷下達的詔令也不可謂不嚴格,無奈此時的大唐暮氣已深,早沒了盛世時即說即辦的勁頭。戰事剛一開啟,將帥們觀望不前的痼疾就開始犯了。
李彥佐從徐州出兵,路上一直走得慢慢悠悠。進入山西境內,又請求在絳州(山西運城新絳縣)休整,還讓朝廷為他增派兵力,一副出工不出力的模樣。
李德裕對藩鎮將帥的這套做法心知肚明,看到李彥佐如此不給力,當即向武宗參了他一本。稱他逗留觀望、毫無討賊之意,對他所提請求均不允準,嚴令他不得停留,立刻進軍翼城(山西臨汾翼城縣)。
李德裕又奏請武宗,調派擊破回鶻的天德軍使石雄,出任武寧軍副節度使,以輔佐李彥佐的名義掌控武寧軍。
石雄有勇有謀,深得李德裕賞識,李德裕把他從邊境一線抽調過來,自然是想從速解決戰鬥!
七月十八日,石雄抵達武寧軍,取代李彥佐擔任主攻,李彥佐則帶兵駐屯翼城協防。
與此同時,武宗指派的宣慰使李回也已抵達河朔。李回是太祖李淵的第八世孫,精通吏務,強明乾練,且極具膽識,在朝中素有威望。
他的到來,讓三鎮主帥高度重視。何弘敬、王元逵、張仲武率眾前往郊外,站在道路左邊靜候。用這樣盛大的規模,迎接朝廷官員,自安史之亂後從未有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