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華都市那如洪流般喧囂的背後,宛如一片深邃的宇宙,隱藏著無數家庭的故事。這些故事就像夜空中的繁星,每一顆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光芒,或璀璨得如同耀眼的太陽,照亮著周圍的一切;或黯淡得如同一盞即將熄滅的燭火,在黑暗中孤獨地閃爍。而在林曉的世界裡,有一顆名為七殺星的神秘星辰,如同一片揮之不去的陰霾,悄然落入了父母宮,給她與父親之間那本應純粹的親情關係,蒙上了一層如迷宮般複雜的陰影。
林曉的父親林強,是一位在商場上如傳奇般雷厲風行的人物。他身材高大挺拔,身姿猶如一座雄偉的山峰,給人一種沉穩而威嚴的感覺。他的眼神犀利如鷹,那目光仿佛是兩把銳利的劍,能夠輕易地看穿世間一切表象,直達事物的本質。他那堅毅的臉龐上,每一道線條都像是用刀斧精心雕刻而成,總是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仿佛他就是權威的化身。在公司裡,他是員工們敬畏有加的領導,他的每一個決策都如同戰場上的軍令,果斷而決絕,沒有絲毫的猶豫。他對工作的要求極高,近乎苛刻,在他的眼中,任何一絲瑕疵都如同美玉上的裂痕,是絕對不能容忍的。他就像一位嚴謹的工匠,追求著工作中的完美無缺,不容許有任何的偏差。這種在商場上鑄就的特質,如同頑固的烙印,深深地印刻在他的靈魂深處,也被他不自覺地帶回了家庭,尤其是在對林曉的教育上,成為了影響父女關係的重要因素。
林曉從小就生活在父親那如鋼鐵般嚴厲的管教之下。當她那稚嫩的小手第一次握住筆,剛開始學寫字的時候,父親就站在她的身旁,眼神如同獵鷹般盯著她的一舉一動。他要求林曉的每一筆每一劃都必須工整完美,就像印刷出來的字體一樣。哪怕是一個小小的失誤,比如筆畫的長短略有偏差,或者字體的結構不夠對稱,都會換來父親嚴厲的斥責。那斥責聲如同冬日裡的寒風,無情地吹過林曉幼小的心靈,讓她感到害怕和委屈。
在學業上,父親為林曉製定了一份近乎殘酷的學習計劃。這份計劃就像一張密不透風的網,將林曉的課餘時間填得滿滿當當。各種輔導班如同潮水一般,一波接著一波地向她湧來,從數學到英語,從物理到化學,沒有一絲喘息的機會。父親總是用那嚴肅而堅定的語氣對她說:“你必須出類拔萃,不能輸給任何人。在這個競爭激烈的世界裡,隻有成為強者,才能有立足之地。”他希望林曉能成為一個優秀得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一樣,讓所有人都仰望的人,就像他在商場上追求卓越、戰勝每一個對手那樣。他將自己對成功的渴望,毫無保留地轉嫁到了林曉的身上,卻未曾真正考慮過林曉的感受。
然而,這種嚴厲得如同枷鎖般的教育方式,讓林曉在成長的過程中如背負著一座沉重的大山,倍感壓力。她的童年與同齡孩子那充滿歡笑和玩耍的快樂時光相比,就像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當彆的孩子在陽光明媚的周末,自由自在地奔跑在公園那如茵的草地上,放風箏、做遊戲,享受著無憂無慮的時光時,林曉卻隻能被關在家裡,麵對著那堆積如山的書本,在書桌前孤獨地學習著那些枯燥乏味的知識。她常常望著窗外那充滿生機的世界,眼中流露出無儘的渴望,心中則湧起一陣又一陣如潮水般的委屈。那委屈如同無數隻小蟲子,在她的心頭啃噬著,讓她感到無比的痛苦。
隨著年齡的增長,林曉和父親之間的隔閡就像一道不斷加深的溝壑,越來越難以跨越。她覺得父親根本不理解她,就像他們生活在兩個不同的星球,彼此無法觸及對方的內心世界。父親似乎從未真正去探尋過她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隻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標準來塑造她。林曉有自己的夢想,那是一片五彩斑斕的世界,她熱愛繪畫,繪畫對於她來說,就像是打開了一扇通往神奇仙境的大門。她喜歡用畫筆在潔白的畫布上描繪出心中那些美好的想象,無論是夢幻般的童話場景,還是充滿詩意的自然風光,每一筆都傾注了她的情感。可是在父親看來,繪畫隻是一種浪費時間的愛好,是毫無價值的消遣。在他那充滿功利性的觀念裡,學好數理化才是通向成功的康莊大道,藝術之類的東西隻是生活的點綴,不能成為人生的重心。
有一次,林曉在學校的繪畫比賽中脫穎而出,獲得了獎項。那一天,她滿心歡喜地拿著獎狀,如同捧著世界上最珍貴的寶物一般,一路小跑著回家。她的心中充滿了期待,想象著父親看到獎狀時那欣慰的笑容,期待著能和父親分享這份喜悅,得到父親的讚美和鼓勵。然而,當她興高采烈地把獎狀遞到父親麵前時,父親隻是淡淡地看了一眼,那眼神中沒有絲毫的喜悅,反而充滿了冷漠。他隻是輕描淡寫地說:“不要把過多的精力放在這些沒用的事情上,你的重心應該放在學習上。繪畫能給你帶來什麼?能保證你有一個好的未來嗎?”那一刻,林曉的心仿佛墜入了冰窖,那寒冷的感覺從心底蔓延至全身,讓她忍不住顫抖。她覺得自己和父親之間仿佛隔著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這條鴻溝不僅是觀念上的差異,更是情感上的疏離,將他們原本親密的父女關係撕扯得支離破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