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問了砍伐雜木的事。
這事,昨天,老村長已經電話中告訴了江山。
“伐木的事,大家得加把力,估計很快,縣裡會安排人進十萬大山。那樣的話,就會搶了我們的收入。”
會計說,“現在已經有一萬五千立方了。”
民兵隊長說,“又是來搶飯碗的!”
江山的手一擺,“不夠!如果設備到了,安裝好了,一天就可以生產一萬多立方米的三合板,你砍了十天,還不夠機器一天吞的。所以,必須讓縣裡安排人伐木。”
老村長問,“那設備安裝好,需要幾天?”
“七天。”
老村長,“我們隻有十天的時間了,按照原來的進度,我們十天,也就能伐木一萬五。也就是說,工廠一開工,兩天後就沒有雜木供應了。這樣看來,縣裡安排人進十萬大山,是正確的。”
婦女主任說,“生意是我們小七聯係的,結果,好處讓彆人拿了。”
江山說,“大家不要將目光放在伐木上。我有一個計劃,將來,江村的人,不會再進十萬大山伐木。”
“不伐木,哪來的錢啊?”
江山點上一支煙,說,“我們村的木工多,到時,我會組織起來,辦一個家具廠。請向東家圖紙,並幫忙銷售。”
眾人一聽,都興奮起來。
江村的特長是什麼?
十裡八鄉都知道的,就是木工村!
過去,全縣的人打家具,都請江村的師傅。
隻是近十年,全縣窮了,沒人願意打家具了。
伐木,隻是體力錢。
做家具賣,那是技術工種,手藝錢。
江山說“暫時不要說出去,先統計一下,我們村,有多少木工能獨立製作家具。”
會計說,“我就是老木工出身的,這事交給我統計。”
“好!還需要候補木工。透一點風聲,讓老木匠多帶徒弟。”
“這事容易。隻要是木工家庭的,後代都學了這手藝。那可是祖傳的手藝,不能丟的。”
江山繼續說“板材廠開工後,最少需要三百個工人。這些名額,我們村拿二百個。大家討論後,分下去。”
婦女主任不高興了,“要讓出一百人嗎?我們自己人都不夠分。”
老村長說,“吃獨食是吃不長的。這一百個名額讓出去,關係也就多了一百個。”
大家點頭,這是必須要付出的。
江山鬆了口氣,他怕大家不同意。
“這兩百個人,儘量選擇年輕人。年輕人頭腦靈活,學的快,接受能力強,能成為技術骨乾。”
老村長說,“那就每家分一個,不分男女。”
大家都同意。每家一個,就能普惠了。
隨後,一條條的落實,終於將事情安排好。
散會時,已經到了十二點半了。
回到了家中,江山去看了向東。
那家夥在打呼嚕!
這是他的特點,在學校時,向東就是有名的呼嚕王。
一打呼嚕,全宿舍的人都睡不著。
第二天一早,江山的門被推開,向東進來了。
“你醉了!”
向東說,“那三十年的煨酒烈,但是不頭痛。醒了後,就沒事了。”
“那就好!我也才第一次喝三十年的煨酒。不知它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