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的第二天,江山就去了村口,看見那裡新設了一個哨位。
一個長杆子臥了下來,阻止車輛進出。
在哨位的邊上,豎了一個牌子。
上麵是進出江村的規定。
站在進村口,一眼就能看到那大牌子。
守在哨亭的民兵,給了進村的人一個提示。
相信之後的日子,蒼蠅就少了。
之後,江山去了板材廠,與那總經理交談了一個小時。
總經理給了不少的信息。
原來是,江村的板材廠名聲出去了。
隔壁的那個縣正在籌備板材廠。
那個縣的一個副縣長過來,請總經理幫忙聯係向家,請向家收購他們的板材。
看來,他們也考慮到了市場銷售的問題。
對於他們的要求,總經理沒有答應。
憑什麼要答應你的要求?
你也不是我的朋友。
江山知道,隔壁的縣是指什麼地方。
興晃縣。
興晃是一個山區縣,背靠著十萬大山。
但是,它的山脈與玉瓶不同。
兩邊的中間,有一座長長的高山。
眼下的玉瓶的伐木,進不去興晃那邊。
該縣山林麵積占百分之九十,木材積蓄量1850萬立方米,用材林以杉、鬆為主,還有榟木、檀木、楠竹等。
這些大部分都是雜木。
如果他們開辦板材廠,比玉瓶有利。運費便宜,木材成本便宜。人工也會便宜。
難怪他們再三地來江村挖人。
將來,如果玉瓶這邊的雜木伐完了,那興晃就是最好的建廠處。
不過,那就不關江山的事了。
他隻要保證優先一兩年就行。
兩年內,黃海會再升一步。
順帶著,江山也會離開大河鄉。
在板材廠轉悠的時候,江山的心中,已經有了打算。
他準備,家具廠還是建在江村。
一是,材料供應方便。
板材廠與家具廠在一起,生產形成一條龍。
這樣,就能節約成本。
二是,軍工廠的麵積很大,眼下隻利用了百分之三十不到。
剩下的麵積,足可以滿足家具廠的需要。
三是,工廠在江村,能帶動江村的人員就業。
四是,可以繁榮江村的經濟。
將來,不論江山是否還在江村,是否還在大河。甚至是否還在玉瓶。那板材廠與家具廠,依然是江村的產業支柱,收入的來源。
當然,家具廠是否能建廠在江村,得江山去溝通。
恐怕沒那麼容易。
肯定有人會反對。
你江村,有一個板材廠就能大富了。
再辦一個家具廠,你是不是想與太陽肩並肩?
不怕寡,就怕不均。
大家都窮的時候,哥倆好,三星照。
結果,你脫貧了,甩開了我,那我就不高興。
憑什麼你要比我好?
這就是人性。
本來,江山看到村口的檢查站,心中還是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