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進行得異常激烈,雙方都在拚儘全力,仿佛天地間隻剩下了這一片殺戮的戰場。
高麗軍裡最精銳的李成桂嫡係,對上了明軍裡同樣是最精銳部隊之一的遼東邊軍。
雖然高麗軍人數有著三倍優勢,但明軍絲毫不慫。
一時間,無論是高麗軍還是明軍,都損失慘重,鮮血染紅了大地,哀嚎聲與兵器的碰撞聲交織在一起,無窮無儘。
然而,在這殘酷的對決中,明軍卻像是一塊頑強的磐石,任憑風雨如何肆虐,依舊奮不顧身地維持著戰線,他們的眼神中沒有絲毫的退縮,隻有堅定與決絕,仿佛每一個士兵都做好了以身殉國的準備。
李和站在高崗之上,望著那已經投入戰場的具裝甲騎,心中五味雜陳。
這些珍貴的王牌,每一個都是高麗軍中的瑰寶,是李成桂手裡的寶貝疙瘩。
然而,即便如此,他們卻依舊沒能衝破盛庸的第一道阻攔,這怎能不令他心生怒火?
但更多的,是心疼。
一個具裝甲騎的培養成本,實在是太高了!甲胄、兵刃、輜重、訓練……每一項都是巨大的開銷。
高麗這種體量的國家,如果不是在特殊的戰亂時期,根本不可能維持如今這種規模的騎兵部隊,而現在,這些珍貴的鐵罐頭卻像是一次性的消耗品,被投入到了無儘的戰火之中。
具裝甲騎的威力確實驚人,他們的衝鋒如同潮水一般洶湧澎湃,讓敵人聞風喪膽。
然而,他們的弱點也同樣明顯——一旦衝入敵陣,基本上就出不來了。
這些鐵罐頭雖然一身甲胄刀槍不入,但並不意味著他們就能無敵於戰場,箭矢近距離射擊,雖然不能破防,卻也能把他們射成雙肋如蝟,行動受限。
更何況,一旦具裝甲騎的騎兵墮馬,那基本上就意味著他們的末日,在紛亂的戰場上,想要靠自己爬起來,簡直是一件難如登天的事情。
他們的命運,往往隻能是被敵人用鈍器圍殺,或是被自己的戰友遺棄在戰場上,成為一堆冰冷的鐵甲和血肉模糊的軀體。
望著那依舊在奮戰中的具裝甲騎,李和的心中充滿了無奈。
“弓箭手抵近射!把這些該死的明狗都射死,一個活口都彆留。”李和憤怒地喊道。
隨著他的命令,人數占據了明顯優勢的高麗弓箭手的箭雨如蝗蟲一般落下。
明軍的陣線看起來已經岌岌可危了,不過,當李和不忍心繼續犧牲具裝甲騎之後,他們還是贏得了足夠多的喘息之機......隨著高麗軍的輕騎兵開始保護具裝甲騎撤離,趁此時機,明軍終於擺脫了對方重騎兵的壓迫,一部分步兵迅速撤了回去。
“追擊!一定要抓住他們,殺光明狗!”
然而,剛才的那場衝陣已經耗費了太多的體力,高麗軍正麵的騎卒疲憊不堪......他們也是人,都是怕死的,都是會劃水的,這時候很多人都假裝沒看到旗語,呃,也有可能是真的沒看到,總之,他們認為該輪到高麗軍的步兵上了。
部分明軍撤回營壘後,立刻進行休息補充體力,同時一部分後備兵力交替了出去。
但是由於營門的通過人數是有限的,所以並非全部第一線步兵都有機會撤回去,更多的人,還需要咬牙堅持。
然而,明軍剛剛休息了片刻,金正宇便率領高麗軍殺了過來,這些家夥顯然憋足了勁兒,打算一鼓作氣奪下明軍的營寨。
朱雄英見狀立刻指揮部下按照第三套預案進行。
第三套預案就是,讓遠程投射火力保持壓製,而重裝步兵方陣始終在營壘內,等候朱雄英的命令。
張玉帶領的重甲步兵們,因為之前考慮到需要承擔抵擋具裝甲騎的任務,所以是戰備狀態,但是此時對方過於愛惜具裝甲騎,都撤離了回去,因此得到了休整的機會,都摘了兜鍪原地坐下。
嗯,基本上從嶽家軍時代就是如此了,精銳重甲步兵,隻要不上陣,都是坐下維持體力。
這時候,明軍的弓箭手、火銃兵全都被派上了營牆。
他們一邊躲避著箭雨的襲擊,一邊對著高麗軍放箭、放銃射擊,為營寨前盛庸的步兵提供最大的助力。
然而明軍畢竟人少,相應的,遠程射擊的密度也不夠,很難給高麗軍隊造成大範圍殺傷。
高麗軍並沒有閒著,除了正麵進攻以外,他們也充分發揮了在這片戰場上,自身人數多、騎兵多的優勢。
一支騎兵忽然從山坡後衝殺了下來,這是高麗軍繞後的騎兵,他們策馬飛奔,朝明軍營寨的西方衝殺而來。
這股騎兵共計數千眾,由數十名武藝高強的校尉帶領,雖然人數不是很多,但煙塵四起之下,看上去頗具規模。
負責西側的明軍將領知道情況危急,當即下令道:“所有弓箭手,準備!”
隨著他的命令,明軍在後麵上不了前營牆的弓箭手紛紛拉弓射箭,密集的羽箭像暴風驟雨一般射向了高麗軍的騎兵,但是效果並不理想,騎兵們身上的鎧甲和頭盔幫他們擋掉了許多羽箭。
“殺!”他們一邊繼續朝明軍衝來,一邊高喊著,他們手持彎刀,表現出了悍不畏死的氣魄。
眼見後麵有情況,側翼的明軍的弓箭手們也紛紛調轉了方向,對著那些高麗軍射擊。
這次,高麗軍遭受了不小的損失。
明軍的箭矢如同狂風驟雨一般傾瀉而下,距離拉近讓箭矢的勁道變大了,一些騎兵猝不及防,被射翻下馬,甚至當場殞命,但更多的高麗騎兵卻衝殺到了明軍陣前。
騎兵,是飛不進營壘的。
但是這些高麗騎兵相當悍勇,他們甚至用戰馬去填壕,然後步行接戰。
大量的騎兵從馬背上一躍而下,揮舞彎刀衝向明軍營壘,與此同時,更多的高麗軍則分散開來,試圖繞過陣前明軍的攔截,衝破防禦,突破明軍的營壘。
明軍營寨,北麵是鴨綠江,東麵是正對著高麗軍主力的方向,而西麵遭受了這股繞後騎兵的進攻,南麵暫時還有餘力。
這個時候,明軍西麵陣中的長槍手和盾牌手站起身來,組成了一堵牆,用盾牌和長槍封鎖敵人的路徑,試圖擋住這些的高麗騎兵。
為什麼要在後麵列陣阻擋騎兵?
答案很簡單,這些騎兵在粗暴地用戰馬填了壕溝以後,這些騎兵開始拋出無數的套索,套到了固定的幾個營牆樁上,然後向兩側驅趕馬匹用力,開始拔明軍的營牆!
高麗軍裡麵也有能人,竟然精準地看破了明軍營寨上施工的弱點。
明軍的營牆,雖然是按照標準要求修建的,但是在固定的幾個點上,並沒有那麼牢靠,是經不住這麼摧殘的。
很快,“啪啦”一下,南麵營牆的外牆,就被拉倒了一小塊。
雖然空間不大,但是足夠了,裡麵即便明軍還有一道內壕和內牆,這也是零的突破。
六千人的營地不小,所以明軍是有雙層營牆的,外麵是引鴨綠江水來做的護營溝,裡麵則是乾涸的內壕,同時裡麵各個營寨也都是星羅棋布,有規律地排列,哪怕兩道營牆都失守了,也能就地抵抗。
但畢竟人數不足,所以西麵的明軍,還是很緊張。
步兵已經列陣準備抵禦衝鋒了,他們反撲到了外牆的位置。
但是他們錯了,因為這些高麗騎兵訓練有素,他們在距離明軍陣前約莫二十丈處停了下來,接著彎刀一橫,用刀背猛敲盾牌,發出沉悶的撞擊聲。
咚——咚——咚——!
嘲笑似的敲了幾下,隨後這群高麗騎兵開始向南方移動。
緊接著,如法炮製。
南方的明軍數量更少,在拉倒了兩處外牆以後,而且這些騎兵們趁此時機,縱馬衝鋒,直取明軍陣前!
明軍陣前的盾牌手紛紛被斬殺或者挑翻,一些高麗騎兵衝進陣中,他們揮舞彎刀劈砍,試圖殺死陣中的敵軍。
然而他們低估了守衛明軍的勇氣,這些明軍寧願被砍傷或者刺傷,也不後退一步,硬扛著高麗騎兵的攻擊。
這個時候,之前被借走,現在緊急趕回來的明軍的弓箭手們也趕到了,他們對衝鋒的高麗騎兵實施了攢射。
高麗軍在衝鋒的途中遇到阻礙,他們隻好勒緊韁繩,控製馬匹的衝擊,這樣一來,他們衝鋒的勢頭就緩慢了許多。
趁著這段時間,明軍弓箭手們繼續拋射,又有上百高麗騎兵慘叫著栽倒在地。
然而,高麗軍並未放棄,他們依然在衝鋒,企圖殺入明軍的陣中。
明軍的防禦陣型雖然牢靠,但也架不住敵軍的瘋狂進攻,一些地方已經被撕裂,露出了縫隙。
這個時候,朱雄英支援的火銃手到了,明軍火銃手紛紛扣動扳機,子彈如瓢潑大雨一般呼嘯而來,將衝鋒的高麗騎兵射得人仰馬翻。
在明軍密集的彈雨麵前,高麗騎兵無法寸進,最終隻能狼狽逃竄,丟下數百具屍體,倉皇撤退了。
這些火銃手,就是朱雄英捏在手裡的預備隊,隻不過沒想到這場戰鬥的慘烈程度會如此誇張,基本上沒過多久,戰鬥就來到了白熱化的地步,所以不得不派出支援薄弱的南方。
同時看到這一幕,李和臉色陰沉,沒想到明軍居然還藏有這麼強大的火力,早知道這樣,帶上投石機好了。
不過他也就想想,之前根本就沒預料過,隱藏會暴露,同時也沒想過,撤退會變成強攻。
然而,李和知道,現在想什麼都沒用,必須要先解決眼前的困境才行。
高麗軍的重裝步兵方陣,此時也跟東麵的明軍攪在了一起。
第一線的明軍,在經曆了反複摧殘之後,嚴重減員,陣型都變得稀疏難以維持了,終於頂不住了。
盛庸見防禦已被破開,這時候基本上指揮不了了,他當即拔刀大聲喊道:“兄弟們,跟我衝!”
明軍的陣腳亂作一團,無論盛庸怎麼努力左衝右突都恢複不了秩序。
這個時候,敵軍突然從遠處射來了更加凶猛的箭雨,明軍的傷亡變得越來越重。
盛庸感覺到了絕望,難道今天真的會折戟在這裡嗎?
就在這個關鍵的時刻,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了過來。
“張將軍!”聽到這個聲音,盛庸激動萬分,轉頭望向聲音傳來的方向。
他赫然發現一員武將帶兵朝著這邊趕來。
來者身披明光鎧甲,正是張玉。
這一刻,一直在苦苦堅持的第一線明軍士兵都驚喜若狂地歡呼起來。
他們仿佛找到了希望!
然而,此時的盛庸則眉頭緊皺,心情低落,因為張玉僅僅一千人左右,哪怕是重甲步兵,又如何抵擋數倍於己的敵軍呢?
而這時候,高麗軍也終於確定了,大明有一位親王級的副帥在營中。
頓時一陣沸反盈天,各個都叫嚷著生擒了大明的親王。
盛庸聞言大怒,他抽出佩刀,厲聲喝道:“賊子休要張狂!某家盛庸在此,哪怕是戰死也絕不容忍賊人羞辱殿下!”
盛庸的這番話引起了眾人的共鳴,士兵們紛紛挺直了身板,大聲呐喊起來。
“吾等誓與殿下同存亡!”
聽到大家的呐喊聲,張玉深吸了一口氣,隨即握緊了手中的刀,大聲喝道:“殺!”
“殺!”明軍的將士們也紛紛怒吼起來,他們奮勇地衝向了高麗的步兵大陣。
眨眼間,二支重裝步兵集群撞在了一起,瞬間展開了慘烈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