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麵上,黑影逐漸清晰,那是滿者伯夷帝國的艦隊,船帆高掛,桅杆林立,宛如一群海上巨獸,正朝著舊港逼近。
清晨的陽光在波光粼粼的海麵上跳躍,閃爍著好看的金色,卻掩蓋不住這種令人極度緊張的氣氛。
滿者伯夷艦隊,是從爪哇島方向駛來的,因此他們出現的位置,是在舊港的東麵海域,由兩個島嶼之間那條“西北東南”方向的海峽穿行而來。
梁道明站在自家院牆的封閉箭塔之上,目光如炬,緊緊盯著遠處漸漸逼近的艦隊。
他的心中五味雜陳,全是對未知命運的恐懼.這一刻,舊港的命運,乃至他個人的生死,都懸於一線。
與此同時,施進卿也在另一座院牆內,同樣注視著海麵上的變化,他的眉頭緊鎖,眼中閃爍著決絕的光芒。
——沒有退路了。
他很清楚,此刻的抵抗或許已是徒勞,但身為舊港的本地人,他不能退縮,更不能讓海盜和滿者伯夷帝國輕易得逞,否則,對於他們這些人來講,連當狗的機會都沒有,就會被敵人殺戮並搶奪所有財產。
“所有人聽令,堅守,等待大明艦隊的到來!”施進卿的聲音很堅定,激勵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這一刻的堅持,或許是徒勞,但也或許能為大明艦隊爭取到寶貴的時間。
海麵上的滿者伯夷帝國艦隊越來越近,然而,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舊港的另一側海平線上,也就是西方,突然也出現了另一排黑影。
“那是什麼?”有人驚呼道。
梁道明和施進卿等人雖然不在同一個堡壘裡,但卻幾乎同時意識到了這個事,他們望向那邊,隻見那些黑影迅速靠近,逐漸顯露出龐大的身形。
“那是大明艦隊的戰艦!”
它們如同神兵天降,出現在舊港的救援之路上。
“真是大明艦隊!”梁道明激動地喊道,心中的大石終於落地。
大明艦隊的到來,將徹底改變戰局。
最起碼,能跟滿者伯夷艦隊做一個兌子。
對於舊港眾人來講,剛才才是最差的情況,現在的情況已經不算差了,至少比“最差”要好上那麼一絲絲。
滿者伯夷帝國的艦隊顯然也注意到了大明艦隊的到來,他們的前進頓時變得猶豫起來。
他們的主帥,也是皇帝,維卡拉瑪瓦哈納站在一艘大船的甲板上,望著遠處的明軍戰艦,眼中閃過一絲狠厲,他知道,決戰已經無法避免。
“所有人聽令,準備迎戰大明艦隊!”
維卡拉瑪瓦哈納大聲下令,眾將紛紛響應,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大戰。
之所以要禦駕親征,是因為老皇帝哈奄·武祿駕崩以後,維卡拉瑪瓦哈納這個皇帝的寶座,坐的並不穩當。
在滿者伯夷帝國的內部,有很多人反對他成為皇帝,因為他隻是老皇帝的侄子兼女婿,繼位的合法性是不夠的,哈奄·武祿雖然沒有直係的男性繼承人,但如果往前追溯,各種皇叔還是不少的,皇叔們都有合法繼承權。
再加上滿者伯夷帝國,統治了上千個島嶼,這種非完整大陸的大帝國,統治模式受限於疆域和地理條件,注定是同樣支離破碎的。
畢竟,一個人或許可以管理幾個島嶼,但是如果數量增加到了十以上,那就幾乎不可能事必親躬了,怎麼都得分給其他人管理。
所以滿者伯夷帝國,其實除了爪哇島等主要島嶼,是皇帝直轄的,剩下的其他地方,都是地方臣服於滿者伯夷帝國的部落酋長、當地豪強、舊日貴族、帝國宗室、功臣宿將所統治的,是典型的“貴族分封製”統治結構。
這種統治結構,在帝國蒸蒸日上的時候,是沒什麼問題的,反而有種另類的萬國來朝的感覺。
但是一旦帝國出現動蕩,那麼大一統帝國,馬上就能變成散裝帝國。
君不見東周諸侯、唐末藩鎮乎?
而眼下,維卡拉瑪瓦哈納繼承的這個大帝國,麵臨的就是這麼一個情況。
帝國看起來很大,實際上很空。
維卡拉瑪瓦哈納能夠直接控製,呃,甚至不能說完全控製,隻能說施加影響力的,就是爪哇島等幾個主要的、人口較為稠密的大島。
其他的地方,現在雖然沒有誰敢在老皇帝屍骨未寒的時候,就舉起反旗,但是都有蠢蠢欲動的心就等著第一個出頭鳥呢。
維卡拉瑪瓦哈納很清楚華夏的那個典故。
——“鄭莊公箭射周天子”。
射沒射中周天子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對於周天子來講,有人敢向他射箭,這一箭,射落的是天子數百年的權威。
有人敢射第一箭,後麵的人,就會有樣學樣,再也沒人敬重天子了。
對於維卡拉瑪瓦哈納來講也是一樣的,權威是一個很模糊但又很重要的東西,而想要樹立新皇的權威,想要解決內部矛盾,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內部矛盾轉移成外部矛盾。
當重大的外部矛盾來臨的時候,一切內部矛盾,都會暫時消失。
這個道理適用於舊港的漢人豪強們,也適用於滿者伯夷帝國的貴族們。
如果沒有大明的威脅,那麼他們可以安心分家產,同室操戈打個頭破血流。
但是一旦有了大明的威脅,這就意味著,如果他們不管不顧繼續爭權奪利,那麼很可能最後什麼都剩不下,全被大明給吞了。
因此,當外部威脅這個苗頭出現的時候,維卡拉瑪瓦哈納果斷拒絕了大明使者的和談請求,同時宣布禦駕親征,集合了帝國的艦隊,氣勢洶洶地應陳祖義之邀前來舊港。
如果明軍艦隊不來,那麼他們就將以舊港為落腳點,向北主動進攻淡馬錫港。
隻要能夠擊敗明軍艦隊,那麼維卡拉瑪瓦哈納馬上就能坐穩皇位。
這並不誇張.當年滿者伯夷帝國起家,就是靠的擊敗跨海遠征來的蒙古人所帶來的巨大威望。
對於南洋的所有人來講,他們都清楚,北麵的帝國,是何等的恐怖。
而擊敗這樣的強敵,足夠讓他們獲得強烈的自豪感,而領導他們擊敗強敵的人,也注定會成為被讚揚的英雄,甚至,能夠進入史詩中,被後人所歌頌。
在舊港北方寬闊海域的另一邊,看著滿者伯夷帝國艦隊正在變陣,俞通源站在旗艦的甲板上,手持望遠鏡,冷靜地觀察著戰場上的局勢。
這一戰不僅關係到舊港的安危,更關係到大明在南洋的威望和利益,他不得不謹慎行事。
“傳令下去,以風帆戰列艦為核心,寶船圍繞各自分艦隊旗艦,列豎陣,展開側弦火力,集中火力擊潰滿者伯夷帝國的艦隊!”俞通源的聲音很大,隨後通過傳令官的旗語傳遍整個艦隊。
明軍戰艦迅速調整陣型,搞了一個滿者伯夷帝國艦隊看不懂的陣型。
是的,對於滿者伯夷帝國的艦隊來講,大明艦隊的陣型,非常的詭異。
就是詭異。
除了這個詞,想不出更好的詞來形容。
因為在這個時代,海戰其實跟陸戰的騎兵對決,原理上相差並不大,都是以“鋒矢陣”或者“雁翎陣”為主的,要注重兩翼的同時,保持陣型的厚度,這樣才能在對衝的過程中不至於讓己方的艦船四麵受敵。
而大明艦隊擺出的豎陣,看起來連綿不絕,但實際上隻要一衝,那就穿了。
在海戰中陣型被穿透,會有什麼後果?答案再簡單不過了,那就是被集中區域優勢兵力的敵人,像是狼群一樣,蜂擁而上,逮住撕咬,同時會有好幾艘船包圍一艘船,然後開始圍攻接舷跳幫作戰,到了那時候,被圍攻的艦船,就會變成敵人的戰利品,而此消彼長之下,很快局勢就會徹底變得不可挽回了。
這個道理不難理解,甚至哪怕是剛上船的小水手都懂。
那麼,為什麼大明艦隊要這麼做?
維卡拉瑪瓦哈納和他周圍的水師將領,想破了腦袋,也想不明白。
但這不重要,維卡拉瑪瓦哈納很快就意識到,這是一個天賜良機!
滿者伯夷帝國的艦隊,本來就數量龐大,所以他們的自信心也相當的強,眼下大明艦隊擺出了這種詭異的陣型,不管大明艦隊目的何在,他們都不需要擔心,隻需要同樣集中兵力進行對衝就行了。
不管怎麼打,他們的陣型密度,都是一定會遠超大明艦隊的。
隨後,滿者伯夷帝國的艦隊,在海麵上擺開了一個個小陣型,以多箭頭進攻的架勢,向著大明艦隊衝去。
雙方在廣闊海域的兩側,接近的過程,也相當的漫長。
而戰場條件對於雙方來講,也是各有優劣。
對於大明艦隊來講,不利的地方在於,舊港是在赤道以南,也就是南半球,在南半球,太陽的升起和落下方向不能簡單的歸納為東升西落,而是當太陽直射北半球時,南半球的太陽從東北方向升起,然後在西北方向落下;當太陽直射南半球時,南半球的太陽從東南方向升起,然後在西南方向落下。
而現在的季節,南半球的太陽就是從東南方升起的,大明艦隊則是在西北方,因此大明艦隊是處於逆光的狀態。
當然了,這個位置也不全是劣勢,大明艦隊也占據了一個在海戰中非常重要的優勢。
——順風!
雖然大明艦隊是逆光的,但是卻是順風的,這就意味著大明艦隊的風帆,能夠獲得強勁的動力,在機動性上遠超滿者伯夷帝國艦隊。
而對於滿者伯夷帝國艦隊來講,就是恰好反過來了。
這種戰場條件,其實很公平,雙方都能接受,所以雙方都沒有退縮。
海麵上,兩股龐大的力量終於正麵交鋒,陽光在這一刻似乎都失去了色彩,整個天地被戰火染成了灰白。
很快,滿者伯夷帝國艦隊,就明白大明艦隊,為什麼會擺出這種詭異的陣型了。
隨著俞通源的一聲令下,明軍戰艦上的火炮齊鳴,炮彈如同雨點般傾瀉而出,精準地擊中了一艘艘滿者伯夷帝國的戰艦。
不是大明的炮手打的準,而是滿者伯夷帝國艦隊接得好。
沒辦法,太特娘的密集了!
幾乎不用瞄準,閉著眼睛打,都能給敵方重創。
大明的炮手,所需要考慮的隻有一件事,那就是打的再快點!
“裝填!”
炮長一聲令下,炮手們迅速行動,將沉甸甸的彈丸推入炮膛,緊接著是火藥的填充,每一個動作都經過無數次訓練,快速而準確.在這場生死較量中,速度就是生命,每一秒的遲疑都可能意味著失敗。
“點火!”
隨著火繩和火焰的觸碰,燃燒後,炮膛內的火藥瞬間爆發,巨大的推力將炮彈射出,劃破空氣,直擊敵艦。
炮彈在空中劃出一道道死亡的弧線,帶著毀滅的力量,狠狠地砸向滿者伯夷帝國的艦隊,將一艘艘戰艦的甲板撕裂,桅杆折斷,火光與煙霧交織,海麵上一片混亂。
“清理炮膛!快點!”
伍長催促著專門負責清理炮膛的士兵,士兵拿著一個大刷子拚命地在炮膛裡搗著,然後帶出來黑乎乎的火藥餘燼。
炮聲隆隆,震耳欲聾,每一聲轟鳴都伴隨著火光的閃耀,將海麵上的空氣撕扯得支離破碎。
大明艦隊的炮組如同精密運轉的機器,每一個環節都緊密相連,配合得天衣無縫。
炮手們汗流浹背,卻無暇顧及,他們的眼神中隻有堅決與冷酷,每一次瞄準、發射,都是對敵人的一次致命打擊。
“打得好!”俞通源在旗艦上目睹這一幕,心中湧起一股豪情。
那些看似詭異的陣型,實則是為了最大化利用火炮的威力,將敵艦引入死亡陷阱。
在滿者伯夷帝國的艦隊中,恐慌開始蔓延,他們從未見過如此密集且準確的炮擊,他們對於火炮的印象,還停留在蒙古人的原始火炮時代。
戰艦在連續的爆炸中搖搖欲墜,士兵們的尖叫與木船的破裂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曲絕望的交響樂。
“調整航向,避開炮火!”維卡拉瑪瓦哈納聲嘶力竭地命令著,但在這片混亂中,他的聲音顯得如此微弱。
而即便沒有他的命令,滿者伯夷帝國艦隊的指揮官們也不傻,紛紛指揮自己的艦船散開,以減少損失,但問題在於,陣型太密集了啊!
所有人都想散開的時候,怎麼散?全都抱團蝟集在一起,一散開,反而互相絆腳掣肘,最後的結果就是誰都散不開,陣型反而更亂了。
這無疑給了大明艦隊更多的機會,每一艘進退不得的敵艦都成了火炮的絕佳目標。
大明艦隊的炮組沒有停歇,他們仿佛不知疲倦,一輪輪炮擊持續不斷。
那些海上巨獸在炮火的洗禮下,紛紛爆發出震耳欲聾的爆炸聲,濃煙滾滾,火光衝天,海麵上瞬間布滿了燃燒的殘骸和漂浮的碎片。
炮聲轟鳴,震耳欲聾,每一聲巨響都伴隨著海水的翻騰和火光的衝天,將寧靜的海麵撕裂成無數碎片。
俞通源精心布置的戰術發揮了奇效,滿者伯夷帝國的艦隊,儘管數量眾多,但在大明艦隊麵前,卻顯得笨重而遲緩,他們的戰艦如同古老的巨獸,雖然威武,卻難以抵擋明軍戰艦的靈活與猛烈的炮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