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聖賢 盜賊 豪傑_皇明聖孫朱雄英朱元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56章 聖賢 盜賊 豪傑(2 / 2)

沒有哪個地方大員,會蠢到看不懂,要是真看不懂吳王繞著半個大明走一圈是什麼意思,那也不用混了。

因此繼征安南之戰以後,朱雄英除了在軍隊裡獲得了初步的人脈和威望以外,在半個大明走這麼一圈,各地三司的長官,乃至下麵一些府縣的官員,也都能夠混個臉熟了。

“孫兒明白您的意思了。”朱雄英連忙站了起來。

大孫很聰明,朱元璋和馬皇後相視一笑,眼中滿是欣慰。

朱元璋揮手示意朱雄英坐下,接著說道:“這次你展現了自己的才乾,更贏得了軍中上下的尊重,不過還是要戒驕戒躁,以後的路還長著呢。”

說著,朱元璋又拿自己的親身經曆,給朱雄英舉了個例子:“當初元末亂世的時候,義軍蜂起,江淮各地都是各路義軍,因此也引來了元廷百萬大軍的鎮壓,不過元廷昏聵,罷了丞相脫脫的兵權,貶脫脫至淮安,以雪雪、月闊察兒、太不花代替脫脫統兵,元軍因而軍心大亂,具裝甲騎等鐵甲軍都不肯賣力,江淮之危方才稍有緩解不過滁州這邊雖然打退了元軍的攻城,然而元軍尚強,包圍尚未解除,按理來講,打了大勝仗,是不是該驕縱起來輕視敵人?可咱那時候就知道,說句不該跟任何人講的話,元廷的統治是維持不下去的,那時候咱雖然隻是個滁州城裡的將軍,但眼睛,已經看向了天下了。”

實際上,三十年前的時候,雖然都是起兵反元,但義軍內部的火並和互相爭鬥,可是絲毫不遜色於元廷裡的那些軍閥們在關陝河南玩的那套,南北雙方都在瘋狂內鬥,而元廷中央的統治,早就已經在地方土崩瓦解了。

馬皇後也是親曆者,說道:“所以說,當時打了大勝仗,你皇爺爺也沒驕縱起來,反而是收斂所繳獲的元軍馬匹,拿出來一百多匹馬遣滁州父老送還給城外的元軍,還令父老告訴元軍的主帥‘城主老病不能出行,謹遣父老犒軍,城中皆是良民,之所以結聚,隻是防備其他盜賊而已,將軍以兵想要獵殺之,民固畏死,不得不抵抗’,一百多匹馬算什麼?其實什麼都不算,但這邊給了元軍麵子,讓其能交差應付上麵,所以哪怕兩邊都是心知肚明,可那頭的元軍將領還是順水推舟,說城內若不是良民,豈肯還馬?即日解除包圍而離去。”

“越到勝利,越要隱忍,越要冷靜。”

朱元璋拍了拍朱雄英的肩膀:“外麵百姓都說你皇爺爺取天下如何如何,可當年滁州城裡頭,你皇爺爺上麵有那些義軍的元帥,滁州城外頭,都是恨不得把你骨頭敲碎吞到肚子裡的元軍和其他義軍,若是真打個勝仗,眼見局勢好起來了,便目空一切,哪還有今天呢?”

這段經曆,其實是對敵妥協,如果非要從曆史旁觀者的角度來看,是不可取的,畢竟反元在那個時代是時代主題,作為義軍,是不能跟元軍妥協的。

不過,如果真的身處局中,那麼就會發現,在生存的壓力麵前,很多事情都是沒得選,而朱元璋做的事情,雖然是妥協,但也不算什麼,就算不去比爛,不跟數不勝數降元的義軍將領比,也隻能算是緩兵之計。

當然了,這些事情若是跟其他人說,肯定是不妥的,畢竟有損皇帝偉光正的形象,可既然朱元璋拿這件事情,來給朱雄英舉例子,就是要把帝王心術,傳授他給他。

——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

朱雄英把這句話說出口後,朱元璋滿意地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欣慰之色。

朱元璋,不需要一個道德君子來繼承大明的江山。

如果是這樣,那朱允炆反而是最合適的人選。

而實際上,朱允炆並不是最符合朱元璋性格的,隻是在曆史線改變後的無奈之選。

朱元璋是什麼性格?聖賢、盜賊、豪傑,兼而有之。

所謂“聖賢”,是因為他有對底層百姓最深沉的關切,這是因為他的出身就是底層,吃過底層的苦,甚至在家破人亡獨自流浪這一點上,比很多普通底層百姓都要慘得多。

同時,朱元璋絕不會受到道德的束縛,為了權力,朱元璋同樣可以做出泅殺小明王的事情,這是因為所謂義軍,其實在很多時候,生存邏輯跟“盜賊”是沒有區彆的,盜賊要火並才能壯大,義軍也是,盜賊必要時刻要接受朝廷的招安,義軍也是。

而“豪傑”,反而是朱元璋最出挑的一點,如果隻有聖賢和盜賊這兩種屬性,那麼朱元璋不會成為朱元璋,或者說,跟他同樣出身底層的義軍領袖還有很多,卻都走不到最後掃平天下驅逐韃虜這一步。

所謂豪傑,亦是英雄也。

“夫英雄者,胸懷大誌,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誌者也。”

正是這股英雄氣概,才能讓朱元璋在極端的聖賢和盜賊中間,找到那個微妙的平衡,三者在一起,構成了他穩定的內核。

而朱雄英跟他一樣,但並不完全一樣。

朱雄英雖然小的時候錦衣玉食,但在八歲那年以後,就來到了另一個世界,開始了貧窮但獨立的生活,讓他體會到了普通人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生活狀態,並且因此始終沒有失去對於普通人的憐憫,這就是朱雄英的聖賢屬性。

但是,朱雄英的人生經曆裡,是比較缺乏後兩種屬性的,也就是豪傑和盜賊的經曆。

豪傑的經曆,可以通過讓他參與戰爭、巡視地方,來培養他的能力威望與身上的氣場,但盜賊的經曆,卻是朱雄英現在的身份所無法獲得的。

因此朱元璋主動地,把自己過去那些或許稱不上有多光彩的經曆,講授給了朱雄英。

這並不是讓朱雄英意識到自己的皇爺爺或許並不是那麼的偉大,而是讓朱雄英知道,這世界上更多的人,都是為了利益而進行行動的,不要把所有人都想的太好.當然,也不要把所有人都想的太壞,要同樣抱有一些最基本的善意。

朱元璋知道,眼前的大孫,不僅有著出色的才乾和勇氣,更有著一顆為國家著想的赤子之心,這樣的兒郎,正是大明未來的希望所在,但同樣朱雄英也要認清,在未來的路上,同樣也有很多不懷好意的人。

不過,朱元璋沒有說的太深,這些東西,朱雄英隻需要知道就行了,而一切能夠阻礙他的東西,其實朱元璋都會幫他鏟除掉的,有些事情朱雄英知道,而有些事情,朱雄英則是永遠不會知道。

馬皇後慈祥地看著朱雄英,大孫經曆過了戰爭的鍛煉,氣質明顯變得不一樣了,以後一定能夠為大明創造更多的輝煌,這一點她很堅信。

而後,話題轉向了接下來大明發展的方向。

這次對安南的軍事行動,給大明贏得了更南方的港口,並且威懾了這些南方國家,但是大明的影響力,還是沒有完全達到整個南洋,畢竟更南方還有蘇門答刺、三佛齊、滿者伯夷、瓜哇、濘泥等國家。

而鮮為人知的是,當年蒙古人,是征過爪哇的。

事情起因也是外交事件,爪哇島上信訶沙裡國的國王,把元朝使者“黥其麵而逐之回國”,忽必烈大怒。

至元二十九年,忽必烈派遣一千艘戰艦組成的海軍,從福建行省泉州渡海,共兩萬餘人在亦黑迷失、史弼、高興率領下遠征爪哇,順利登陸爪哇島,並聯合了滿者伯夷王國的國王克塔拉亞薩.《元史》稱滿者伯夷為“麻偌巴歇”,是後來爪哇國的國都。

雙方聯合攻打信訶沙裡國叛將賈亞卡特望,滅信訶沙裡國,而滿者伯夷國王克塔拉亞薩隨後反戈,利用元兵麻痹大意之機進行突襲,打退元軍,統一爪哇。

所以,現在的滿者伯夷,不叫王國了,而叫帝國。

作為南洋最具支配力的國家,滿者伯夷帝國把三佛齊王國打的節節敗退,勢力不再局限於爪哇島,而是向著周邊廣大的海域延伸,直到滿刺加半島、巽他群島。

所以,大明如果想要繼續擴展自己在南洋的勢力,那麼免不了跟滿者伯夷帝國,產生碰撞。

不過好在滿者伯夷帝國這些年的擴張,也引來了不少敵人,大明潛在的盟友,也相當不少。

嗯,之所以知道這些信息,是因為在洪武三年的時候,滿者伯夷的國王昔裡八達拉就派遣使者來應天府奉獻金葉表,與大明建立了正式的外交關係,所以雙方並不是沒有互相了解的。

實際上跟很多的印象流完全不同,大明在洪武時期,與周邊的絕大部分國家都有來往,並且根據元朝遺留下來的典籍,對於這個世界更西邊究竟有什麼,也有初步的了解,並非是因為海禁政策而對世界一無所知。

“大明要想繼續擴展在南洋的勢力,這些對手肯定是不可避免需要麵對的,滿者伯夷帝國雖然看起來強大,但問題還有很多驟然興起,統治了那麼多的島嶼和民族,跟咱們大明重新統一華夏還不一樣,滿者伯夷帝國統治下的那些地方,原先都是獨立的國家,信仰、語言、文化、風俗各不相同,滿者伯夷帝國隻是用暴力手段,強行把他們捏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國家,而且周邊還有相當多的敵對國家,所以孫兒認為,我們可以先從周邊小國入手,逐步蠶食其勢力範圍,畢竟在沒有爆發徹底衝突的時候,對方是不敢跟大明直接翻臉的。”

朱元璋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之色:“大孫所言極是,南洋諸國雖然分散,但若能有合縱連橫的手段,便可形成合力,最終對滿者伯夷帝國形成包圍之勢。”

朱元璋沒說的是,這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有足夠的耐心。

但當年秦滅六國,又何嘗不是用耐心一點點堆積起來的呢?

隻不過對付一個驟然興起,短時間內靠武力統治了諸多島嶼的滿者伯夷帝國,難度完全不在一個水平就是了。

大明甚至不需要像征安南一樣親自下場,隻需要用外交和經濟的手段,來影響南洋的局勢,就已經足夠了。

所謂“戰後之戰”,這些在征安南之戰以後,發生的連鎖反應,朱雄英早就已經在腦海裡想的差不多了。

接下來的下南洋計劃,第一步,是加強與周邊小國的聯係,通過外交手段和經濟援助等手段,逐步贏得這些小國的信任和支持。

同時,也要派遣精乾的探子深入滿者伯夷帝國境內,了解其軍事布局和內部矛盾等信息,為將來的事情做好準備。

第二步,是利用大明的遠洋水師優勢,逐步蠶食滿者伯夷帝國的勢力範圍,先從一些孤立無援的國家入手,伸出援手,逐漸擴大大明的勢力範圍,加強與其他潛在盟友的聯係和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對抗滿者伯夷帝國。

第三步,是當大明的勢力範圍擴大到一定程度時,便與滿者伯夷帝國展開決戰,利用大明強大的軍事實力和精心的戰略布局,一舉擊敗滿者伯夷帝國,確立大明在南洋的霸主地位。

而這種決戰,一定是水師決戰,下南洋給大明帶來的財富,同時也能夠加速大明造艦的過程,這其實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而且隨著大明的工業能力不斷提升,再加上搞錢速度的增加,大明的遠洋艦隊規模隻會逐年猛增。

畢竟哪怕是剛剛造了初步計劃中的十分之一多一些,大明艦隊就足以橫掃包括安南國在內的這些南方鄰國的水師了,而即便是南洋的那些國家,因為地理因素的原因,水師在軍隊裡麵的占比更大,也一定是比不過大明的,畢竟大明不僅艦船的噸位越造越大,而且還有越來越多的先進火炮列裝。

所以說,時間其實是站在大明這一邊的。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


最新小说: 重生嫡女殺瘋了!紈絝夫君他藏不住馬甲 穿成農家長姐,開局養全家 靈氣紀元之逆天主宰 重生後我嫁給了渣男的死對頭安暖葉景淮 快穿:每次都是地獄開局 大秦,開局剿滅墨家至千古一帝 陰陽聖尊 霸道鬼夫別纏我 穿書七零嬌又乖,硬漢讀心寵又凶 逼我上梁山,你有這個實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