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藝宗的聲音中透露出幾分無奈:“隻是,這些條件對於安南來說,無疑是一波大浪,能不能承受得住,還是兩說。”
王汝舟沉默片刻,然後沉聲道:“上王,大明此次出兵,並非僅僅為了奪取土地,還是為了讓安南心向大明。”
陳藝宗微微頷首,其實他也清楚,安南已經到了不得不變的邊緣,胡季犛的改革雖然激進,但也暴露出了安南內部深層的矛盾問題,如今借助大明的力量進行一部分變革,或許是安南唯一的出路。
當然,陳藝宗都這個年紀了,他肯定是不想變的,以前就是這個擺爛的態度,但是現在,不變也不行了。
“那就按照大明的要求去做吧。”
大明京城,乾清宮。
朱元璋已經結束了一天的工作,而此時,,一位內侍匆匆而入,手中捧著兩份文書,神色頗為激動。
“陛下,安南急報到了!”內侍的聲音在空曠的宮殿內回蕩,打破了原有的沉寂。
朱元璋聞言,急忙接過電報,仔細閱讀起來。
電報中,朱雄英詳細彙報了與安南的談判經過和結果,並提出了關於安南以後處置方案和交趾布政使司管理細節上的想法。
朱元璋匆匆讀罷,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甚至又返回去讀了一遍。
實際上,朱元璋之前對於安南的評價就是“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這個認知還是相對清晰的,彆說是安南了,就是廣西和雲南,現在也是土司叛亂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而交趾布政使司一成立就是居於大明最南方的布政使司,距離政治中心太過遙遠,大明對其統治是相對困難的.不過,這種困難倒是能夠克服,最無法克服的,其實是一口把安南給吞了。
畢竟整個安南,可比三府之地要大的多的多,而持續叛亂到底有多讓人頭疼,看看雲南的情況就知道了,那地方現在基本都是軍管,流官都需要在衛所兵的保護下才能治理民政、收賦稅、判案子,要是沒有明軍的幫助,恐怕抓個人都費勁。
而且,這還是大明已經統治了小十年以後的結果,一開始的叛亂更是完全可以用遍地烽煙來形容,甚至昆明城都被十來萬叛軍給包圍了。
所以要是真的占領了安南全境,那麼不僅統治起來會非常困難,而且需要付出極大的精力和軍力,持續叛亂就必然不可能真正實現過對該地的全麵統治,該地的賦稅、民力等貢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再加上戰略地位的下降和付出收獲的不成正比,在朱雄英所知曆史上仁宣年間戰略收縮的大背景下,放棄安南也就是理所應當之事了。
不過現在情況已經完全不同了,大明不搞這種一口氣吃撐的事情,就完全可以細嚼慢咽,把交趾布政使司這塊本來就已經漢化程度不低的地方,進行全麵的漢化,徹底將其重新納入統治。
之所以說是重新,當然是這塊地盤在大秦之後、五代十國之前,其實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統治區域,隻不過丟了五百年而已。
而朱雄英的建議,也都非常貼合實際,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都考慮的很周詳,顯然是這一路征戰的同時,也沒有停止過思考。
“大孫果然不負咱的期望!”朱元璋低聲自語,聲音中充滿了讚賞。
這次征安南之戰,不僅考驗的是明軍的戰鬥力,更考驗了對藩屬國的處置智慧,而朱雄英在談判中的表現,無疑為大明贏得了極大的利益,同時也照顧到了方方麵麵,表現不可謂不優秀。
此時,馬皇後進來,她看到朱元璋滿臉笑容,不禁問道:“陛下,可是安南那邊有好消息傳來?”
朱元璋點點頭,將電報遞給馬皇後,笑道:“妹子你看,大孫這次不僅在戰場上表現出色,還在談判中為大明爭取到了極大的利益,他提出的這些東西,也都相當周到可行。”
馬皇後接過電報,仔細閱讀起來,臉上也逐漸露出了笑容,尤其是看到預防流官虐民的這一條。
實際上,對於控製流官貪墨的事情,馬皇後也是深有體會,官員的貪墨,在洪武朝根本不是通過殺人能夠解決的問題。
對於官員而言,交趾可是比嶺南還要遙遠的地方,去這種地方做官,十個人裡麵有九個人,都不會去勤勤懇懇治理地方,而是自暴自棄。
自暴自棄的後果,就是開始刮地皮,他們會通過自己的行政權力來謀取私利,畢竟在很多人看來,這些安南人都是非我族類,跟大明其他地方的百姓不一樣,壓榨起來更加沒有心理負擔,如此一來矛盾必然會極大地激化,同時官員一般也不會變得更加溫和,而是會請求軍隊的幫助,用暴力手段解決問題。
但強橫的武力雖然可以壓服一時,卻無法永遠壓製,這一點蒙古人的事情已經不需要多說了。
所以,還是要以增加升遷機會的方式鼓勵文官去交趾任職,同時也要讓流官受到約束,並且不能任期過長,可以進行流動調換升遷,但決不能在一個地方長時間待著。
過了半晌,她放下電報,對朱元璋說道:“陛下所言極是,英兒這孩子真是越來越有出息了,不僅繼承了陛下的英明睿智,更有著自己的見識膽識。”
朱元璋聞言,連連頷首道:“是啊,大孫此番表現確實不俗,咱可是聽說了,軍中不少將領都讚不絕口!”
隨後,朱元璋又詳細向馬皇後講述了很多征安南的過程,馬皇後聽得津津有味,感慨地說道:“陛下,大明有英兒,不僅是咱們的福氣,也是大明的福氣。”
朱元璋也深有感觸地點點頭,對於他而言,朱雄英的成長,不僅是他個人的事情,更是大明的未來希望。
而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太子朱標正和太子妃呂氏共進晚膳。
朱元璋身邊的內侍將文書原封不動地轉送,隨後道:“太子殿下,安南的消息。”
朱標用絹布抹了抹嘴巴,放下筷子,隨後接過文書,匆匆瀏覽了一遍,臉上露出了驚喜之色,忍不住讚歎道:“英兒這次在安南的表現,真是讓人刮目相看,不僅在戰場上立下了功勞,還在談判中為大明爭取到了極大的利益。”
坐在旁邊的呂氏聞言,臉上看起來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然而,她的心中卻有一絲隱憂。
她的兒子朱允炆,雖然也聰明伶俐,但如今看來,在軍事和政治上的天賦卻遠不及朱雄英,而且朱雄英還是嫡長子,她現在對於朱允炆能否繼承皇位已經不抱信心了,想的是怎麼能讓朱允炆不要被乾掉。
畢竟按照呂氏的思維,她認為,對於朱雄英來講,朱允炆其實也是威脅。
不過不管皇宮裡的貴人們都有何想法,這場戰爭,就這樣以明軍的大獲全勝而結束了,大明在戰場上和談判桌上,都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而戰爭既然結束,除了留下必要的守備部隊,不管是時間和任務都已經超期不少的遠洋艦隊還是其他明軍,都開始陸續撤離。
安南國內部,陳渴真的地位進一步提高了,也是用來製衡陳藝宗的釘子,畢竟不管陳渴真是否忠心,他都不算是宗室,而且乾了清君側這種事情以後,陳藝宗也不可能對他放心了。
而在政治方麵,很快,為了對久染夷俗的越人“設官兼治,教以中國禮法”,大明就設立了交趾布政使司,以及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揮使司,所轄的範圍,基本上就是諒山府、諒江府、新安府的地盤,隻不過有一些細微的改變。
而在具體的施政細節上,朱元璋也大體采納了朱雄英的建議。
第一道詔令,就是正衣冠,男女不許剪發,婦女必須穿短衣長裙,與大明衣冠製度相同因為安南也被蒙古人占領過一段時間,所以其實也有一些當地民俗和蒙古胡風融合後的奇怪衣飾。
而接下來就是一條龍的流程了,最關鍵的就是人口、土地、教育三個方麵,
人口方麵,大明同樣采取了黃冊製度,官府把交址人丁的姓名、年齡和籍貫記載到黃冊上,但是跟大明其他地方略有不同的是,給這些新登記人口做了證件,而不是之前需要專門申請的路引,有了證件就可以以備官府查核,而如果若發現某人的證件與黃冊所載不符,那就直接送去服徭役了。
土地方麵則是魚鱗冊製度,登記境內農村的“裡”,城池內的“坊”,還有城郊地區的“廂”,然後一式四份,一份紅色封皮的交到京城戶部,其餘三份青色封皮的交給交址布政使司和對應的府縣進行保存。
教育方麵要駁雜一些,一方麵大明在交趾布政使司的所有府縣都開了以漢語為唯一語言的學校,把四書五經等書籍頒發給各州縣做讀本,另一方麵,則是招攬當地的文化人才,訪求有在儒學、醫術、僧道方麵有才能的,都委以官職,並使之教授有關才藝。
而安南人的留學生是“遣明使”,交趾布政使司的學生,則不屬於外國的留學生,但同樣作為新納入統治的地區,享受了跟雲南一樣的待遇,也就是在名額上,給了府學每年一名入選,州學每三年兩名入選,縣學每兩年一名入選的特例,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及府州縣地方官員負責,安排生員在入選後第二年的農曆正月一日進京朝覲並進入國子監讀書。
而這次征安南,雖然付出了一些傷亡,但大明所獲得東西,卻遠比付出的要多,而且對於大明未來的發展戰略而言,也是做出了一步非常關鍵的布局陸海是並行發展的,任何一個全球霸主,控製全球都不僅僅依靠的是龐大的艦隊,更是對於關鍵區域的絕對控製,畢竟艦隊不可能永遠飄在海上,總是需要有地方修整的。
而安南地處大陸與中南半島的連接處,可以充當大明出滿刺加海峽經略西洋的跳板,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對安南有了更深遠的影響力以後,大明就可以用一種更加從容的姿態去控製中南半島了,近可製占城、暹羅、真臘諸國,遠可控滿刺加及半島附近的蘇門答刺、舊港、瓜哇、濘泥等國。
下西洋或許會隨著艦隊的離去而影響力逐漸減弱,但這些占據的關鍵土地,卻會永遠都存在於那裡。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