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衍心緒起伏的根源在於,他竟然真的會在日後攪動天下,成為霍亂的根源。
“陛下竟然沒殺貧僧。”道衍摸了摸自己脖子上的褶,覺得腦袋還能留在脖子上真是個奇跡。
朱元璋是個怎樣的人啊?雖然步入老年後,已經很久沒有興起大獄,也很久沒有暴怒殺人了,但這位終結了元末亂世的蓋世英豪,骨子裡就是一個殺性極重的人,在得知了自己會霍亂天下後,竟然沒有殺自己,實在是讓道衍感覺有些不可思議。
“能亂天下者,未嘗不可治天下。”朱雄英撿完了最後一枚黑子,如是說道。
得知了這個理由後,道衍有些若有所思,這般說來,皇帝是看中了他的才能,所以將他留給聖孫作為輔臣,他受此牢獄之災是因為朱雄英,能留得一命也是因為朱雄英。
“大師覺得若是我治理大明,能治隆唐宋、遠邁漢唐嗎?”
聽到這裡,道衍的心頭反而升起了更濃重的好奇這位聖孫,憑什麼認為他所治理的大明,就可以超過唐宗宋祖呢?如果僅僅靠現在做的這些事情,恐怕還是遠遠不夠的,畢竟治理國家不是做生意,並不是說生意做得好,或者說商業搞得好,就一定能夠把國家治理好。
“或許可以,但殿下信心從何而來呢?”
朱雄英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大師覺得大明如果想要以六千萬的人口,還算充裕的糧食,想要超越唐宋之富庶,路在何處?”
“願聞其詳。”
朱雄英站起身,借助著鳳山的高度極目遠眺,越過大天界寺的院牆,看到了繁華的京城,最後看向西北方那個幾乎可以稱得上是渺茫不可見的小點。
“我以為,在工業。”
“工業?”
“不錯,鎮江龍王節上蒸汽船的下水,大師可聽說了?”
道衍點點頭:“自是聽說了。”
“商業和運輸的改變,都是為了工業做的鋪墊,創造一個好的商業環境,是讓工業產品能夠有更廣泛的銷售網,而改善運輸環境,則是讓工業產品流通的更快、更好。”
道衍咀嚼著這個新詞,但哪怕是他這種聰明人,也搞不太懂工業產品,到底是什麼意思。
“殿下可否詳細解釋一番。”
“火柴、硬糖、肥皂、石灰、煤油、棉紡織品、羊毛襪、鐵釘、化妝品、牙刷、玻璃、鐘表.”
朱雄英知道這些對於道衍來說很難理解,但他有展示的方式,他從兜裡掏出了一罐防風防水的火柴,這東西本來是為了幫助他在秦嶺中生存使用的,但並沒有用幾根,大部分都剩下了。
這東西都是小罐裝的,樣子跟普通的火柴不一樣,更像是一個微型火把,或者說棉花覆蓋麵很多的棉簽,它的摩擦麵在側邊,朱雄英把它擦著後,展示給道衍看。
看著火苗的升起,道衍除了覺得這東西似乎比火折子便攜,而且可以一次使用外,似乎並沒有什麼。
但當朱雄英告訴他這東西可以通過工業機器的批量生產,做到一文銅錢一大盒的時候,道衍徹底動容了。
當然,朱雄英這裡指的是普通赤磷火柴的價格,而不是他手裡的這種防風防水火柴。
實際上在現代世界的曆史上上,火柴最早傳入華夏是在清朝道光年間,西方使團以火柴為高檔禮品向道光皇帝朝貢,這種新奇的洋玩意立刻就引起了王公貴族和重臣富商的驚歎與追逐,“洋火”由此得名,晚清文人孫玉璋對此有記載“道光間,英夷所貢雜物,多謠巧好玩,中有自來火者,長僅盈寸,一端五色洋藥,擦之而火爆發。士大夫見之莫不驚奇,以為鬼物,今各大商埠均有市者,唯索值廳昂,非豪商顯宦無力求之耳”火柴儼然是成為了一種奢侈品。
所以,一個成本連半個銅板都不到火柴都能當奢侈品賣,工業革命所能製造的其他產物,在問世之初給市場帶來的震撼基本都是炸裂級的,從官員富商手中賺取財富作為整個國家開展工業化的初始資本難度很低,而隨著工業化的進階和國民整體財富水平的提升,工業產品在國內外的市場是必然越來越廣闊的。
在保證農業的前提下,發展工業這條路,才是大明最應該走的道路,至於商業和運輸業,隻是為了讓工業品賣的更好的輔助和前置而已,朱雄英之所以沒有剛穿越過來就貿然發展工業,就是因為這個道理。
先把路鋪好後麵自然都是坦途,而朱雄英把接下來對於京城行會的整頓以及江南水網安全的整肅都做好以後,自然就可以發展工業了。
不過僅靠大明世界的資源和技術來發展工業,過程肯定是相當緩慢的,所以朱雄英如果想要加快大明世界的發展速度,就必須要借助於時空蟲洞的再次開啟,有了能夠大規模輸送物資的時空蟲洞,他就有了能夠讓大明世界以超乎任何人想象的速度踏入發展的快車道,進而實現“治隆唐宋”的目標!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