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伱到底咋了?咋的,隨大哥了?”朱高煦看著移動間有點一瘸一拐的朱棣,滿懷關切地疑惑問道。
涓鍥涗節.浜屽叓.涓冨洓.鍏浂
那他能受這個氣嗎?
朱允炆從朱棣猙獰的表情和滿身的酒氣,意識到了情況好像不太對,他的關心就如同小綿羊問大灰狼晚上吃飯了嗎一樣,招來的隻有對方的磨牙吮血。
朱棣今天本來就心氣不順,這時候嘴裡念念叨叨著,當頭就要給朱高煦來一下,卻被朱高煦敏捷地躲了過去。
朱高熾拽了拽朱棣的袖子,被朱棣伸手拍走。
朱棣聽了以後勃然大怒,眼見朱棣“莫名其妙”的生氣了,朱高煦連忙跑開,一邊跑一邊說道:“爹,我小人不計大人過,你彆跟我一樣的行不?”
今天已經非常委屈的朱棣,怒火被徹底點燃了,他已經暫時忘卻了自己來大本堂的目的,隨手從旁邊的樹上折了一根樹枝,就要逮住朱高煦行家法,讓這小子知道知道什麼叫老子打兒子天經地義。
要知道,朱棣這些年可是真的沒事就帶兵出塞砍蒙古人的,身上不知道背了多少條人命,戰場上磨礪出來的鐵血殺氣,對於一個小孩來說,是真的能把人嚇哭的,朱允炆沒哭已經算很堅強了。
看著朱允炆,朱棣的話語擲地有聲:“今天誰來了都不好使,你四叔說的!”
朱棣點點頭,沒心思搭理這倆小屁孩,朱濟熿和朱有爋也就是口頭打個招呼,接著一溜煙就不知道跑哪去了。
當然了,朱棣年輕的時候脾氣不好,人到中年,也不咋地,如果未來沒有改變,那麼隨著手中權勢的增加,現在你跟朱棣頂嘴,他最多揍你一頓或者把你宰了,等他當皇帝了,那就要讓你把族譜拿來給他看看了
不過說回現在,對於朱棣來說,先彆說他沒造反呢,就是未來真造反了,那也肯定是朱允炆這小子逼的,不然老子藩王當的好好地,乾嘛要造反?
朱棣麵色稍霽,放下了手裡的樹枝。
而就在這時,磨磨蹭蹭的朱允炆和朱允熥也出來了。
朱允炆是因為回家就要始終在父親麵前保持形象,而且母妃對他要求比較高,所以活得累,在大本堂的同齡人中,還能稍微輕鬆一點。
朱標太忙,也不是很關心他,其實哪怕是朱允炆,從朱標那裡得到的關愛,也都是他自己和呂氏努力爭取來的,而朱允熥的性子要陰鬱的多,他也不敢去主動爭取朱標的關愛,生怕呂氏讓他過的更難受,所以朱標和朱允熥這對父子之間,絕大部分溝通都是“吃了嗎?上課上的如何?功課做了嗎?”之類的話語。
但朱允炆和朱允熥不一樣,他倆就住沒多遠的東宮,所以反而不願意離開大本堂。
秦王世子朱尚炳、晉王世子朱濟熺,這倆人都到了年紀回到各自父王的封地了。
之所以彆的小朋友下了晚課就一溜煙的跑,是因為藩王隻有過重要年節或者皇帝有詔才能回京,因此這幫小朋友隻有在大本堂才受約束,回了自家在京城的府邸,那都是小王爺,想乾什麼乾什麼,隻要不是太離譜的事情根本沒人管,馬皇後也不會天天管他們。
“不是,四叔,你身後”朱允炆磕磕巴巴的解釋道。
朱高熾雖然年紀不大,但顯然懂得怎麼能讓逆反心理嚴重的父親平靜下來。
一邊走路一邊捧著本醫書看的朱有燉,這時候也勸道。
跟在朱元璋麵前怯生生的不同,朱允炆這時候表現的倒是很自然。
你攔著不讓朱棣打,那朱棣肯定會繼續打,而且會加大力度,但是你跟他說體麵一點換個地方,那朱棣走回家估計氣也消的差不多了,朱高煦再說兩句軟話,這事就過去了。
你看,人就是這麼雙標,朱元璋拿未來的事情來揍他的時候,朱棣覺得很冤,但是他去找朱允炆的時候,就沒想過這時候虛歲才十歲的朱允炆,更特娘的冤啊.
大本堂門口,朱家第三代的孩子,下了晚課以後,在書童們的陪伴下走了出來。
朱允熥則跟朱允炆不同,他是單純地上學狀態還好,回家就玉玉.他娘常氏死的早,而呂氏成了正妃已經很多年了,東宮裡的宮女、宦官們也都是有眼力見的,都知道以後肯定是朱允炆繼承大統,除了幾個常氏留下的貼身宮女以外,沒人在意朱允熥的感受,平日裡接觸雖然不會給朱允熥臉色看,但也不會對他像對待朱允炆一樣溫柔體貼、畢恭畢敬就是了。
“四叔,按您吩咐的,我待會正要去找您呢.您的傷口好些了嗎?”
就在這時,朱棣的身後傳來了一個聲音,讓他被定在了當場。
“老四,你乾嘛呢?”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