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蛇吞象,亦作“巴蛇吞象”,出自《山海經·海內南經》,曰:“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
一般乃是意指人心不足,貪得無厭。
在曹操看來,劉備要是真有這個打算,那還真就是癡心妄想!
須知袁術勢大,占據天下富庶之地,兵馬眾多。
與之相比,劉備即便占據了沛國,也隻是一條小蛇,想要把袁術吞下來,完全不現實。
因而曹操想了想,便皺眉道:
“劉備軍如何敢有此願?”
荀彧在一旁亦是沉聲道:
“奉孝此言屬實有些駭人聽聞,今袁術雖稱帝,四麵皆敵,然則其勢我軍尚有忌憚,劉備軍力不足,如何能吞得下這偌大勢力!”
眼見二人如此,郭嘉正色道:
“在下敢言此,並非空穴來風。”
“如今袁術雖然勢大,可未必不能謀也!”
“正如文若兄所言,袁術現在已四麵皆敵。”
“首先我軍尊天子,袁術篡逆,我軍必要圖之!”
“其次孫策在江東勢起,早已不甘人下,與袁術之間必有一戰。”
“再次,呂布如今與袁術交惡,勢同水火,自不能容!”
“另外海西還有一個陳瑀也與袁術有怨。”
“劉備軍雖無力,可我等卻有其力。”
“料想袁術雖然勢大,卻難擋住四麵進攻!”
“換而言之,劉備無需擊敗袁術,隻需考慮如何從亂戰之中奪取袁術基業即可!”
曹操聽到此處,眼睛一眯道:
“奉孝言此,莫非是說,劉備圖袁術,並非想用己力,而是想要借用我等之力!”
“正是如此!”
郭嘉點了點頭,對曹操道:
“劉備軍不僅是這麼想,也是這麼做!”
“在下之所以能推出對方目的,還是要從劉備謀奪沛國這一戰說起!”
“敢問主公,可能看出敵軍此戰奪取沛國的目的何在?”
老曹一聽這話,自是脫口而出道:
“既是奪取沛國,那目的自當在沛國之上!”
可一說出口,他就後悔了,奪取沛國是很明顯的目的,可對方的操作遠沒有這麼簡單。
思慮了一會兒,他猛然抬頭道:
“敵軍的目的,在於呂布?”
“正如主公此言!”
郭嘉見老曹醒悟,即點頭道:
“準確來說,敵軍的目的是在用呂布擋在身前,趁機奪取沛國!”
“沛國隻是其欲取之地,而呂布才是算計的關鍵!”
“可劉備軍如此,又能有何好處?”
荀彧再度開口問道:
“多此一舉,即惹了袁術,又惹了呂布,其利何在?”
“文若兄此言差矣,敵軍如此,可謂好處極多啊!”
郭嘉搖了搖頭,解釋道;
“其一,劉備若不為此事,他若取沛國,必被袁術所惡。”
“可現在有呂布擋在前方,袁術自要遷怒呂布!”
“劉備可借機在後麵慢慢發展自身實力!”
“其二,此舉看似即惡袁術,又惡呂布,實則是讓劉備軍獲取了主動,坐看兩家爭鬥,若呂布獲利,則取其利,若袁術獲利,則攻袁術!”
“也是陳宮善謀,看出了敵軍有所謀劃,不然現在呂布恐怕要麵對兩家威脅!”
“其三,此舉即讓劉備得了一根基之地,又讓劉備抽身於外。”
“眼下袁術要麵對我軍、孫策、呂布、陳瑀四家兵馬,不會注意到劉備這點家底!”
“可以說,光是這一遭,劉備就有了謀奪袁術之力,袁術卻並未警覺。”
“現在袁術要攻擊也是攻擊我等,劉備自可從中取利。”
“同樣,若是我等攻擊袁術,劉備也可以從旁策應,讓我等為他擋住袁術兵馬,他從其中謀取利益,不斷壯大自身實力。”
說到這裡,他看向荀彧:
“如此一舉,便讓劉備置身於後,我等在前出力,他自在後麵謀劃,如何可稱之無利?”
荀彧聞言,自是言語一滯,他倒是沒往深處去想。
而老曹聽到這裡,已是眉頭緊皺道:
“好個劉玄德,虧我以他仁義,尚且敬他三分,不想竟會行此下作之舉!”
在他看來,劉備這一招可謂陰險至極,把自己藏在彆家獲利,完全沒有往日的風範!
可郭嘉聞之,便是一臉嚴肅道:
“主公須知,劉備此人,仁義為表,梟雄為裡!”
“他以仁義對人,乃因麾下未有善使陰謀詭計之人,絕非此人甘於如此!”
“如今得了謀士獻策,為圖大事,自然聽之任之,便是苛責也無用處!”
“當前之要,在於敵軍此謀厲害,又是陽謀,我軍當尋一法製之。”
“不然一旦劉備成功崛起,則遠超袁術之患!”
在他看來,現在這個形式,對他們來說不可謂不壞。
因為秦瑱這個策略,不是單純的陰謀,而是在依照大勢而動。
麵對這種局麵,劉備崛起,已成定局!
他們要做的,就是儘快想個辦法,壓製劉備發展速度!
在他視線中,隻見老曹臉色陰晴不定,足足沉默了許久,方才眯眼道:
“吾欲出兵沛國,不知二位以為如何?”
他想著,眼下要解決劉備之患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出兵沛國,先把劉備給打掉!
但他一說這話,荀彧便直接拱手道:
“主公不可,此舉斷然不可!”
“當今天下,袁術乃國賊,劉備又未謀反,我軍如何攻之?”
“若陡然進攻劉備,我軍便將失天下之望!”
郭嘉亦是搖頭接口道:
“要是能攻擊劉備,在下又何必勸主公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