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如果沒有我們的東征,江戶幕府建立這三十年應該是鐮倉幕府、室町幕府以來最為平和的時期,所以孩子的識字在全國得到了普及。
開辦了啟蒙的寺子屋、啟蒙和漢學教育的私塾、啟蒙和庶民高高等教育的鄉學、藩學、官學,以及諸多如醫學館等一般的教育機構。
且他們的私塾等等不參與政治活動,官府也不會撥款資助,所以開辦的比比較多。
諸多因素綜合起來,扶桑讀書識字的人在比例上應該是比大明還要高一些。”
說到這裡,尤世威長長的歎了口氣:“太祖當年下令,每五十家為一社,每社必須立社學一所,孩子農忙空隙後必須入學學習,
可惜沒有堅持下來,否則大明所看見的局麵又不一樣了。”
“這也不能怪朝廷,都吃不飽飯,又能有幾個去學習的!”
“不過,馬上就要迎來盛世了,以陛下登基以來的處理,估計這是要重提的。”
“讀書人的多了,人才出現的幾率就多了,若是多出一些如農業研究院的宋院長、工業研究院的王院長、火器研究院的徐院長等等這樣的人才,大明的發展就快很多呀!”
“指揮使大人,陛下已經設立了很多的研究院,又有尋英使在全國各地尋找聰慧孩童,假以時日,必定會人才湧現的。”
……
眾將閒聊了一會兒後,走到了城門前堆積如山的書堆、字畫前。
在百姓疑惑中,幾桶火油倒了下去,火焰噌的一下子升騰了起來。
一本本的書籍被火焰吞噬,化為了灰燼。
周邊為官的扶桑百姓看著這一幕,睚眥欲裂,雙眼通紅,拳頭緊握。
他們以為大明將書籍收集起來,集中保管,沒有想到竟然是當眾燒了。
“你們、你們無恥!”
“如此褻瀆經典,不怕報應嗎?”
“我的書、我的書……我還沒有寫完的書!”
“求求你們,隻要將書給我,我願意去挖礦十年!”
“我跟你們拚了!”
“既然無法保留,那我就陪著書一起死!”
……
一名名扶桑的夫子,看著升騰的火焰嚎啕大哭。
不少的讀書人衝向火堆,企圖從中間拿出幾本,但都被看守的明軍擋住。
一些又是踢、咬、推的讀書人,守衛也不慣著,手起刀落,然後將屍體扔進了火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