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奴會起兵造反?蒙古諸部敢背叛我們?西南土司等會鬨事?
即便有,但如果沒有你們,我們或許沒辦法輕鬆鎮壓,但絕對不會讓他壯大。
這一筆筆的賬,你們都要認。
所以說,按照上述你們給我們帶來的傷害,我們即便是將你們雞犬不留的全部屠掉,也是應該的,你們應該慶幸陛下仁慈。
所以,本將說你們應該感謝我們,說錯了嗎?”
下麵的扶桑百姓聽著經過翻譯的話,皆是一愣,但隨即滿臉的不屑之色。
他們承認他們的先輩侵襲了大明沿海,中間的過程可能會血腥了一些,可他們是逼不得已。
如果能在本土好好活下去,誰願意漂洋過海的去劫掠?
本就是弱肉強食的世界,大明那麼富有,他們劫掠一些怎麼了?
還有,假設的事情為什麼要強加在他們身上?
將扶桑屠殺完?這點他們也承認,大明絕對有這個實力。
可大明敢這麼乾,先不說對周邊國家的影響,單單是扶桑本土還有的一千三四百萬人也能帶走十幾二十萬的大明軍士。
這個代價,大明承受不起。
既然做不到,那感謝自然就不存在了。
“第二,十大限製條件的後果你們應該知曉,但你們換個角度想象,隻要你們老實聽話,那就不會有戰爭了,也不會有剝削、壓迫了,
想大富大貴是不可能的,但隻要願意付出,解決溫飽還是可以的。
據本將所知,你們種出的糧食與幕府是四六分吧,我們或許會收七成,
但我們會將大明的種植技術、工具給你們,你們會有更多的田地、產出更多的糧食,綜合算下來肯定你們現在的能自由支配的多一些。
在我們的控製下,你們不用擔心有人哄抬物價、有人欺壓、有盜匪劫掠;
男耕女織,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過著安靜的日子,這不好嗎?
你們或許說你們沒有國家了,沒有文化傳承、沒有曆史、沒有百業欣欣向榮,但這些跟你們這些普通百姓有什麼關係?
各大勢力爭鬥,你們這些下層的百姓獲得什麼實惠了嗎?不是依舊和以前一樣,過著苦哈哈、朝不保夕的日子?
與我們現在規劃的日子相比,有什麼區彆?
難道,這不應該感謝我們嗎?”
“該說的、不該說的都說了,也見到了我們的手段,彆逼著我們大開殺戒,你們好自為之。”
周遇吉說完,便下了城牆,留下黑壓壓一片扶桑百姓。
這些人臉上依舊是萬花筒,憤怒、不屑、憎恨、不甘等等表情,但在這些表情逐漸的增加了一些深思、釋然、恍然大悟、糾結等表情。
前者是貴族、士紳和一些武士、劍客、有血性的百姓,後者則是受前者壓迫的百姓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