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為他的奇思妙想夠離譜了,可與眼前這位陛下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和水攪拌一下就成了石板,您隔這變戲法呢?
一個時辰跨越兩千裡路,除了仙法,人力能做到嗎?
他們很想告訴陛下,奇思妙想和癡心妄想還是有區彆的。
看著眾人呆滯的表情,崇禎心中爽的一逼,他說的這些東西就是後世的水泥、飛機、火車、播種機等等。
來王徵家裡的路上,崇禎都在想如何說服王徵。
仁義道德?為國為民?丁憂奪情?探討技術……一個個策略他都思索過,但都被放棄了。
前三種會讓人產生逆反心理,即便出仕了也不會心甘情願,磨洋工會耽誤他的計劃。
探討技術更不行,簡單的說說吸引不了,或許還沒有王徵懂。
複雜的他解釋了估計王徵也聽不懂,關鍵的是他懂的也不多。
唯有後世中超出這個世界的眼界和奇思妙想才是最吸引王徵這種癡迷技術的牛人。
果然,過了好一會兒之後,回過神的王徵臉色露出了糾結和思索之色。
他動心了,這是崇禎的判斷。
“王愛卿,孫元化應該告訴你了,朕成立了大明火器研究院專門研究各種火器,
成了大明農業研究院研究如何提升糧食產量,
今年百官開印後,朕又和內閣六部商量了一下,準備成立大明工業研究院,研究各種器械,
思來想去,你才是最合適的人選,
隻要你去,工業研究院的院長由你擔任,院內的研究你說了算,要人給人要錢給錢。”
“王愛卿,你是理學大家,講究的是經世致用之學,
你今年五十七歲了,你還能活多少年,你辛苦研究了大半輩子的成果就這麼失傳了,你甘心嗎?”
“朕查抄了八大蝗商和晉王府,銀子有點多,怎麼樣,要不要出來,幫朕花點?”
銀子有點多,幫朕花點?
聽著崇禎的話,周遇吉等人嘴角直抽,但沒法反駁。
他們參與了八大蝗商和晉王府的處理,自然是知道查抄了多少財產。
隻是八大蝗商,現銀都有兩千六百萬兩,再加上宣府的搞到的,合計三千多萬兩。
按國庫每年稅入現銀四百餘萬兩算,這還真是有點多。
還在思索的王徵聽見崇禎的話,眼中滿是懷疑,這還是剛剛奇思妙想如癡人說夢一樣的陛下嗎?
怎麼會說出這麼氣人的話?
不過說實話,他有些心動了。
他是天啟二年中的三甲進士,時年五十二歲,如今五十七歲了,丁憂期滿起複後就差不多六十歲了。
恢複原職又能如何,也不過是個從六品的官員,想為百姓謀福利的,影響實在有限。
如果他將所著的幾本書中的器械全部做出來,加以改進,然後在整個大明推廣,德惠的是大明的所有百姓。
“王愛卿,想像一下,如果有一天,你在大街上、農田裡、百姓家裡看到你所研究出來的器械的時候,會不會滿滿的自豪感?”
“不知道你會不會有,但朕會有!”
中堂內沉默了,眾人眼中也滿是憧憬之色。
王徵沉默了一會兒,沉聲道:“陛下,臣有兩個疑慮。”
不待崇禎回應,王徵繼續道:“第一,如今外有大敵建奴和蒙古諸部,東南有海國各國有覬覦之心,
內部腐……腐朽,這種情況,我們不應該將心思放在攘外安內上嗎?”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