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盯著牆上掛著的大明地圖,眼中滿是冷意。
背在背後的右手拿著一封信,如果仔細看,還能看見手在輕微的抖動著,足可見他的憤怒。
“大伴,傳內閣和六部來見朕!”
“另外通知神宮監,灑掃太廟,準備祭祀之物!”
王承恩心中一驚,傳內閣和六部倒沒啥,去太廟也沒什麼,可這個節骨眼去太廟問題就大了。
太廟乃是放置大明曆代逝去皇帝牌位的地方,去太廟那就是皇帝有重大事情要向祖先禱告了。
兩刻鐘後,內閣首輔孫承宗、輔臣李國普以及剛進內閣的韓癀、李標,除了遠在陝西的袁可立外,內閣五人都到齊了,六部九卿也都到齊了。
“你們看看馬祥麟和袁可立從陝西送回來的信吧!”
崇禎麵無表情的將信遞給了眾人,眾人圍在一起慢慢的看著。
剛開始看到民變和賑災的事情的時候,眾人臉上都滿是笑容,地方穩定意味著朝廷的穩定,這是他們願意看到的。
可看到士紳賣糧和秦王府的事情的時候,眾人臉色立刻嚴肅了下來。
他們感覺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劉愛卿,秦王府該如何處置?”
禮部尚書劉宗周立刻站了出來,大明皇室屬宗人府管製,但隻負責登記造冊,不負責具體,一應封賞升遷處罰等均由禮部負責。
“陛下,如果袁閣老信中所說為真,按律秦王府當廢除,永壽郡王府抄家滅族,參與宗室皆貶為庶人,罰沒家產,領頭之人斬首示眾。”
“諸位的意思呢?”
東暖閣群臣沉默了。
依照袁可立信中所說,抄家滅族是肯定的了。
他們能咋說,證據確鑿的情況下求情?
好一會兒後,孫承宗出聲了:“陛下,臣有話要說,請陛下恕臣無狀!”
“恕你無狀,你說吧!”
“陛下,按律法秦王府應該如所劉尚書所言,但陛下剛登基,就對親王動手,這會不會讓人覺得陛下為了皇權穩固容不下親王?”
眾人渾身一個哆嗦,這話簡直就是大逆不道。
眼前的這位新帝可就是由親王登頂的。
孫承宗說完,沉頓了一下又道:“臣若是沒記錯,現在親王還有30位,若是廢了秦王,其他親王怎麼想?太祖一脈尚有十二位親王在。”
韓癀眉頭一皺:“孫閣老,你的意思是不追究?”
“不是不追究,但要找個合適的,永壽郡王抄家滅族,宗室參與之人按大明律該怎麼處罰就怎麼處罰,
唯獨秦王我們需要考慮一下,既要處罰,又不會引起其他親王的反對。”
“陛下,孫閣老所言甚是,臣查看過宗室玉牒,現存親王30,郡王五百多,宗室人員二十餘萬,處理一個秦王是小事,但不得不考慮其他親王的態度!”
禮部尚書劉宗周也讚同孫承宗的意見:“太祖一脈,潭王牽扯謀反案,自儘;齊王、穀王作亂,被廢;湘王反抗削藩,自儘,遼王、寧王、伊王後裔犯法,被廢藩,
造反這種誅九族的大罪都沒殺,陛下用什麼理由殺?”
“況且,秦王乃是大明第一藩王,這種情況,一旦殺了,後世的曆史記載……”
內閣和六部九卿各有各的的看法,怎麼處罰都行,但底線是絕對不能殺。
連李邦華這種鐵麵無私的人麵對這種問題都表現的猶豫不決。
看著爭論的眾臣,崇禎也是很無奈。
都說當皇帝能掌握生殺大權,這話倒也沒錯。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