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居住模式在整個大明範圍內形成了廣泛的民族交流和融合。
商隊的流動,就是最好的同化途徑,他們來往大明各地、在三地開設商鋪,或舉家搬遷等,將各地風俗習慣帶到這邊。
結合這裡開設的學堂、土改等等,慢慢就同化了。”
眾人目瞪口呆,他們從未想過寧遠互市背後竟然會是這個目的所在。
他們簡單的認為,互市發展起來,就能讓三地百姓受惠受利,生活好起來了,造反的概率就會降低了。
震驚過後他們也是連連點頭讚同這是最好的方法,即便是生活水平高了,他們也不一定認為是朝廷經營的結果,而是他們辛勤勞作換來的。
一旦天災人禍持續時間長了,朝廷救災無力,這種短時間的感恩就化為泡影,遠不如從心裡的認同來的徹底。
老一輩的可能會堅持,但下一代呢,他們出生後就耳濡目染接受大明的知識,等老一輩去世後,新一代成為中堅力量後,那就同化完成了。
“英國公,您認為這個過程需要多長時間?”
“不好說,這裡麵有很多因素,但怎麼著都得二十年,二十年是一代人呀。
所以二十年內,九邊不會裁撤,但一定會精簡,因為火器時代來臨了。
或者說大明掌控了更加強大的火器,能徹底震懾,這個時間也會縮短。”
“行了,都散了吧,該乾啥乾啥,短時間內山海關依舊是大明第一關,我們萬萬不可掉以輕心,不過老婆孩子熱炕頭倒是可以實現了。”
張維賢說完擺了擺手,朝著關城而去。
如今扶桑滅了,他也能安心了。
至於那些跳出來的雜魚,跟他沒關係,也用不著他來操這個心。
眾將站在碼頭大眼瞪小眼的相互看了看後,也慢慢散去。
到了傍晚的時候,鑾駕就到了通州碼頭,蒸汽機戰船的到來自然是讓嘈雜的碼頭更加的熱鬨了起來。
沒有槳、沒有櫓、沒有帆,更沒有纖夫河工,逆水行舟簡直就是不可思議。
不乏聰明的人聯想到了寧遠互市招商大會所透露出來的那種極速運輸工具,
一時間,整個碼頭鬼哭狼嚎。
崇禎一行人,下船換馬直奔北京城,隻是半個時辰就進入北京城,到了午門前,一行人下馬。
崇禎看著一邊疲憊的畢自嚴:“畢愛卿,寧遠互市的事情明見報,諸如商稅、稅票、蒸汽機商船、拍賣、船引、海運和海貿等等都可以寫。
東征勝利的事情,你拿著戰報去找韓簧,讓他召集內閣六部九卿,然後後天見報,
若是他們問為什麼隱瞞戰報,就告訴給他們過幾天就知道了。”
“臣遵旨。”
畢自嚴微微躬身後離開,走的時候,疲憊的神色立刻變得興奮了起來。
“李愛卿,等東征勝利的消息刊印後就收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