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一會兒沒發現紕漏後,李若漣低聲道:“陛下,袁閣老的這份奏疏中有一份名單,是祖家嫡係和聯姻家族嫡係的名單,需要陛下勾決。”
崇禎沒有立刻回應,而是盯著看了好一會兒後才出聲問道:“據說祖大壽的妻子左氏頗善用兵且為人正直,經常勸說祖大壽,這事兒是不是真的。”
“回陛下,從潛伏的錦衣衛的調查以及祖家極其聯姻家族的人的口供,左氏風評很好,至於有沒有參與祖大壽的謀逆事件,臣沒有調查到,
如果口供是正確的,那麼按照推測應該是知曉,但勸阻無效後放任不管了。
且這裡麵到底是祖大壽親自向她說的,還是她通過祖家敵襲送離猜出來的,都不好說。”
咚、咚……
崇禎手指輕輕的敲著扶手,眼中滿是思索之色。
按照律令,凡是謀逆,最低都是誅三族,身為主犯祖大壽的妻子,那自然是要在處死的名單內的。
但他在思索,大明今後的路到底怎麼走?
女人到底是不是一直要待字閨中、或相夫教子、夫唱婦隨?
要知道後世提出了婦女也頂半邊天的口號,近一百年世界最傑出的百人中有不少的女性代表,成就之高,那都是仰望的存在。
這就說明,女性的生產力、創造力不一定遜色男性。
將一半的生產力閒置在家中,這簡直就是犯罪。
其次,等打完中南半島之後,他就要改革科舉建立學院製度,那麼女性是不是也納入其中?
最後則是最重要的,大明未來的路到底怎麼走,是走君主立憲製、還是走共和製。
其中君主立憲製又分為二元製君主立憲製、議會製君主立憲製兩種。
二元製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都是君主,就是現在皇帝。
議會製的國家元首是君主,政府首腦是首相,和扶桑差不多。
共和製則分為議會共和製、總統製、半總統製、委員會製等四種。
這四種雖然有些許的不同,但政府和元首都是共同推舉起來的,政策等等都是商議出來的,共同履行政府的職責。
這六種製度是各有優劣的。
崇禎是大明王朝的皇帝,但他也是有私心的,當然想將江山留給自己兒子及後代的。
可他是從後世穿越過來的人,知曉後世的社會發展,共和製是無法阻擋的,到了王朝的末期,君主集權製依舊會被推翻的。
畢竟全球這麼多國家,總有國家的百姓不想繼續被壓迫繼而起義會推翻君主製,建議共和製或議會製。
有一個國家效仿,那其他諸國的百姓都會紛紛效仿。
誰不想當自己的主人?
誰不想站直了活著?
誰不想生活在一個相對公平沒有人剝削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