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從懸崖村這個名字就能聽出來這個村是個什麼情況,整個村莊都在懸崖峭壁的大山之上,沒有交通沒有電更沒有網絡。
這個村子的曆史秦楚聽說過一些,據說是幾百年前一群躲避戰亂的人爬到這個高山峻嶺裡躲起來生活,慢慢地就形成了這個村子。
由於害怕戰亂,這個村子裡的人一直都刻意隱藏自己的行蹤,過著與世隔絕的日子,完全在這群山峻嶺地過著自給自足的日子。
解放二十年後,他們才正式的與山下買賣、通婚,才讓孩子們下山接受教育,算是正式的融入現代生活。
可由於下山交通十分不便,一直到三十年前,這個村子才人人都辦理身份證,正式有效地處於政府管轄之下。
十幾年前,政府開始關注這個懸崖村的情況,為了解決這個村出行的問題,政府出資修建了一條從山下到山上的階梯,這叫階梯也被當地人稱為天梯。
因為這條天梯,以前懸崖村出村需要三到四個小時,現在爬天梯隻需要一個小時了,而且也安全了一些。
因為不可能修建公路,所以即使到現在,這個村子也還是沒辦法完全融入現代生活,整個村子還停留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生活狀況。
秦楚從來宜安不久,就開始關注這個村子的情況。
他親自帶隊順著天梯爬了一個小時到過這個村裡視察,在看到村子裡的人生活的狀況之後他發誓一定要解決這個村子的情況。
所以之後,針對這個村子的情況他組織縣委縣政府的同誌研究過很多次,想要徹底改變這個村子的情況。
可經過充分研究後,秦楚不得不心灰意冷地把這個村子的事先擱置。
首先,如果要改變這個村子的情況,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路修進去,可就這個村子所在的位置,要把路修進去,那幾乎等同於修一條堪比青藏鐵路的天路,造價幾乎是天價,彆說宜安縣沒這個能力,西泉市也不一定有這個能力。
如果沒辦法把路修進去,就隻有第二個辦法,那就是把人全部搬遷下來。
可這也是個天大的難題,第一就是找什麼地方來安置整個村子接近五百戶、差不多兩千人。這兩千人,如果放在縣城,他們怎麼就業怎麼生活?如果不放在縣城,又上哪安排這麼多的土地供他們耕種?
第二個就是資金,這麼多人搬遷下來,要安排就業、土地,更要安排住房還有很多基本生活物資,這又是一筆天文數字,宜安縣不說沒有能力去做,就是想都不敢想。
所以研究過幾次之後,秦楚認輸了,向市裡和省裡就這個問題打過幾個報告之後他就隻能暫時把懸崖村的事情給擱置了。
之所以這次曹長勝又說起這個事是因為早段時間借著省裡對西泉確定脫貧攻堅戰略的契機,西泉市確定了一個扶貧異地搬遷的項目。
聽到這個,秦楚指示縣政府第一時間就懸崖村向市政府進行了申請。
原本秦楚和曹長勝以為以懸崖村的現實情況這次這個項目一定會給懸崖村,但是最後,幾乎每個縣都提出了申請。
異地搬遷,這麼大的項目,牽涉到的資金是上億的,哪個縣會放過這麼大一塊肥肉?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