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陽王朝京城——太安城內。
金碧輝煌的朝堂之上,百官肅立,氣氛凝重。
眾臣子紛紛回到當朝各局勢。
臨近退朝時,有臣子彙報最近離陽江湖情報。
此項本不該在朝廷彙報,奈何北涼世子如今遊曆江湖,即將完成三年遊曆,即將回歸北涼。
一名身著青袍的臣子,手持玉笏,聲音鏗鏘有力“啟稟陛下,吳家劍塚近日傳來消息,新一任劍冠已然出世,名喚吳輕舟,年紀輕輕,卻已達武道一品之境,實乃天賦異稟。”
又有大臣補充道“吳家老族長吳見,欲贈其素王劍,相傳吳家大比當日,吳輕舟揮手間萬劍歸宗,有當世劍仙之資。”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議論紛紛。
有臣子麵露憂色,交頭接耳“吳家劍塚曆代劍冠,皆非等閒之輩,若這吳輕舟再成陸地劍仙吳家在江湖中的話語權怕是更大了。”
有大臣附和“沒錯,陸地劍仙太過恐怖,一劍可擋百萬軍,千裡之外飛劍取人頭,若此人成就陸地劍仙而心有歹意取人項上人頭不過一瞬之間。”
有大臣淡淡道“爾等做了何等虧心事?那吳輕舟就算成就陸地劍仙,好端端的為何來取你們的人頭?”
有人義憤填膺的站出來反駁,道“俠以武犯禁,那陸地劍仙飛劍殺人隻在一念之間,無人能擋,若其有害人之心,離陽律法在其眼裡如同兒戲,多一個陸地神仙,離陽就多一個不安穩因素。”
有臣子附和“沒錯,更何況他是吳家劍塚的劍冠,彆忘了當年吳家劍塚遭遇過什麼”
此言一出大部分人禁言沉思。
此事涉及一樁隱秘,眾臣不敢多言。
那位大臣說完之後也是瞟了一眼龍椅上的那位。
“此言差矣。”有一武將站出來反駁。
“昔日對抗北莽,吳家劍塚立有大功,九劍破萬騎,何等壯烈,江湖震動,吳家劍塚有大功於離陽,當代劍冠有劍仙之資,實乃離陽大幸!”
又一位大臣出列,拱手道“吳家劍塚曆代忠良,為國家立下赫赫戰功。如今劍冠出世,不但不該忌憚其天賦,更應該為其晉升陸地劍仙一定幫助。”
一時間朝堂內就此事開始議論紛紛。
“咳咳。”
角落裡一個身著黑衣的光頭和尚發出幾聲輕咳。
一時間眾人噤聲不再議論。
“貧僧沒記錯的話,北涼王那故去的王妃,好像是吳家劍塚上一代的劍冠”
一時間朝堂為之一靜。
牽扯到北涼王,尋常人等不敢妄議。
不過那些不怕死的書生除外,朝政時罵幾句徐驍已成習慣。
“陛下,此時交由貧僧處理便可,不勞諸位大臣費心,不過就區區一個年輕的劍冠罷了,說這些為時尚早,翻不出什麼風浪來。”
“等其成長起來怕也是要些時日,不過世間天才,半路夭折的也數不勝數,不至於耗費諸位大臣心血時刻關注。”
楊太歲出列朝著龍椅行禮道。
楊太歲的話音落下,朝堂之上頓時安靜了下來。眾臣子皆知楊太歲在朝堂的地位。
既然他已開口,如此小事便就此揭過。
“準!”
離陽皇帝趙惇坐在龍椅上開口道。
被譽為江湖第一勢力的龍虎山。
龍虎山掌教趙丹霞身著道袍,手持一封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