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在寧遠事畢,並沒有徑直回到鬆山城去。
連山城東邊海上的酒簍山島,鬆山城西南幾十裡外的紅螺山營地,以及鬆山城西北的乳峰崗大營,他都要親自去走一趟才能放心。
一來,這幾個地方經營了這麼久,他不能夠放棄,等他離開鬆山城後,這些地方仍要有人留守,並且仍要發揮作用。
二來,這些人在之前的戰事當中發揮了作用,在他離開鬆山城以前,也需要前去安撫一下,該晉升的人員要晉升一下,該交代的事情要交代明白。
就這樣,當天下午,楊振一行人抵達連山城南,然後轉而往東,最後在日落之前踏冰過海,抵達了酒簍山島。
酒簍山島不大,但是住上個幾百戶人家還是沒有問題的。
目前正由仇震海船營下麵的一個把總官仇大光領著百十戶人,十幾條船,駐守在這個島上。
這百十戶人,男女老少加在一起數百號人,也包括了之前被派駐到打漁山島和小筆架山島上的一些人。
到了寒冬臘月海麵封凍的時候,附近的打漁山島、小筆架山島上的小股守軍,也都踏冰過海,來到了資源條件好得多的酒簍山島上,與仇大光所部合營駐紮了。
楊振帶著人馬到了酒簍山島上,召見了仇大光及其手下的棚長們,拿出吏部兵部聯署鈐印的守備空劄,就地將仇大光委任為葫蘆島守備。
這個年代,連山城以東海岸上的這個突入到海裡的半島地帶,並沒有官方的名稱。
但是這個狹長的、曲折的半島地帶,從連山往東直入海中,呈葫蘆形狀,所以民間已有葫蘆島的叫法。
這一回,楊振乾脆將率軍駐守此地的仇大光,正式任命為葫蘆島守備了。
與此相應的是,楊振也為打漁山島、小筆架山島和酒簍山島又各任了一個把總,將他們編為正式的一哨人馬,交給仇大光指揮。
與此同時,楊振還將仇大光及其島上船隻人手新編的哨,轉隸到了金海鎮西路協守總兵官的麾下,叫他們今後聽從金海鎮西路協守總兵官袁進的指揮。
仇大光是仇震泰生前的親兵出身,麵對楊振這個自家大姑爺的命令,他雖然覺得有些意外,但卻不敢不從。
而且他也知道,若是楊振下定了決心,就算他征求了仇震海、仇必勇叔侄倆的意見,恐怕也是這麼一個結果。
麵對現在的金海伯左都督征東將軍楊振,他們誰也不敢有二話。
莫說拿走他們一個哨的人馬,就是把他們全部拆散了與其他各部人們混編,他們也不敢有二話。
整編了酒簍山島上的仇大光所部水軍之後,第二天上午,楊振領著許廷選、沈永忠以及楊占鼇所帶的火槍手,再次踏冰過海,登上陸地,趕往紅螺山。
眼下大小紅螺山的人馬,比起酒簍山島、打漁山島等地的人馬,可就多多了。
楊振前前後後安置到紅螺山一帶的人馬,主要有三批
其一,是李麻、胡圖格率領的一哨騎兵;
其二,是王煆等人從鬆山城裡帶出來開礦冶煉鉛、鐵,製作硝磺等物的工匠雜役們;
其三,則是楊振他們之前從草原上截獲帶回的那些商隊夥計仆從。
在這三批人馬裡麵,從草原上帶回來的商隊夥計仆從人員為首最多,達一千多人。
三類人員加在一起,已經達到了小兩千人左右的規模了。
這支不大不小力量的存在,當然不能夠放任自流。
崇禎十二年十月,楊振率軍在東官溝、臥牛溝一帶伏擊滿韃子軍隊的時候,正是紅螺山的人馬,最後時刻趕到了戰場後麵,成為了壓垮臥牛溝鑲白旗漢軍被圍人馬的最後一根稻草。
當天下午,楊振趕到了紅螺山一帶,先到大紅螺山的礦場營區裡麵巡視了一圈,見了王守堂的次子王炬,了解了紅螺山礦區的采礦冶煉製硝等事務。
楊振現在的軍隊極度依賴火器,若是沒有一個自己掌握下的火硝、硫磺的穩定來源,那麼他們今後的發展,就是沙灘上的城堡,根基不牢。
而鬆山城內外的火硝、硫磺來源,量雖不大,但卻是楊振軍中目前能夠獲得的唯一一個比較穩定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