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後猛地抬起頭“皇帝!”
皇帝笑道“皇祖母,您彆急。海禁是國策,想動這個國策沒那麼容易。”
上一個提出來想開海禁的是成宗皇帝。
他都設計了一整套很接地氣的詳細製度下來。
可成宗皇帝剛把這套製度拿到朝廷上去廷議,反對之聲就如海潮般湧來,而且反對者的說辭一套接著一套的,十分冠冕堂皇。
後頭靈王作亂,也是拿著成宗皇帝一意孤行開海禁,違背祖宗家法,動搖國本這個由頭來的。
其實,明眼人都知道,開海禁這件事,與國家是有利的,但這動了很多無數掌權的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講白了,朝廷的海禁,禁的是民間的私船。一直以來,在兩廣那邊有船舶司,專門管著官家對外的貿易。
大華的茶葉、瓷器、絲綢等,在外頭是大受歡迎的,能掙不少銀子回頭。
而外頭的新鮮玩意弄進大華,也能賣個好價錢。
除非遇著海難船沉了,否則船隻要拉著貨出得去,再把外頭的玩意拉進來,一來一去,都是能掙得盆滿缽滿的。
皇親國戚、大官要員,很多人擠破了頭去投了錢在海船裡。他們靠著這個能狠狠的賺錢,而且是源源不斷地掙錢。這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淑妃的母家了。
都有民謠,林家富流油,龍王見著羞。意思是淑妃的母家富的不能再富了,連龍王都比不上他們家。
動人利益如殺人父母。
開海禁難就難在怎麼擺平這些人。
蚊子腿上的肉他們都想去刮的,可不會坐以待斃,絕無可能眼瞅著自己掙大錢的機會沒了,而無動於衷。
太皇太後鬆了口氣“這事兒難,你急不得。”
如今的朝廷之上,皇帝還沒有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皇帝。他不能冒冒然然去開這個口,否則他自己就很可能就會黯然退場。
皇帝道“一點點來吧。”
下棋總是一顆棋子接著一顆棋子。皇帝有耐心,可以慢慢來。
太皇太後道“後位不能落入他們手裡。”
這是皇帝要做到的第一步。
在眾人的虎視眈眈中,不留痕跡地把後位交給自己完全可以信賴的人。
皇帝笑了“大不了再出個情種皇帝吧。”
太皇太後笑道“言官在看著呢!”
這事兒沒那麼容易。
言路早就被他們控製住了。早就可以做到顛倒黑白、混淆視聽。怎麼對他們有利,言路就是什麼樣子的。如果皇帝順了他們的意,他們就會稱讚這是皇帝英明。但如果皇帝不如他們的意,那麼物議就是沸騰的,說皇帝的行為這裡或者那裡不妥,必要受到天譴。
嗬嗬。
都是上嘴皮搭下嘴皮,把聖賢書上的那些話都掏出來,這裡選一段,那裡截一句,拚拚湊湊堆在一起,怎麼說都怎麼有道理。
還真是什麼話,都讓他們說儘了。
皇帝也笑了“實在不行,那就空著唄。”
反正他也不著急。
太皇太後笑道“立皇後的事兒可以不著急。但皇嗣的事兒,你可得上點心。”
宮中的嬪妃們總是生不下來孩子,這也不是個事兒。
這事兒還真不能怪皇帝,是嬪妃們自己鬥來鬥去,把孩子給弄鬥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