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嬤嬤勸了一會兒,也覺得自己的話不太對頭。
她道“孫主子,奴婢這心裡一直在打鼓。”
“實在是覺得奇怪,但哪裡奇怪也說不上來。”
“宮規一直都是挺嚴的。”
宮裡的規矩總是那麼嚴,至於為什麼以前還會出現那些事兒,無非就是在執行的過程中出現了紕漏。
規矩很死板,但執行規矩的人很活躍。
總有模棱兩可之間的情況。往左偏一點,或者往右偏一點,會導致結果大不一樣。
要是能打通一條線上的人的話,那麼突破宮規也不是不可能。甚至說,這種情況還不少。
確實一直是有監督的。
但監督宮規執行也是要人去做的,所以這裡頭就存在著放水的可能性。
有時候監督宮規的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就能讓事情往不同方向發展。
“我也覺得不至於如此。”
“小宮女去取東西,必須按照規定的路線行走,但真遇到了什麼事兒,也還是可以走彆的路的。”
孫福兒自己就乾過宮女,這裡頭執行的尺度有多大,她心裡是清楚的。
但她的人手太少了,而且她所有的人都陪著她關在這裡,真的沒辦法去探聽裡頭的情況。
孫福兒有些懊惱。
早知道她就多培養一些人,散在各處了。
但轉念一想,她就是想去培養人,也沒有那個實力。
位高權重才有人趨之若鶩。
若她本事不大,是沒有人願意追隨的。
就算她有心去培植勢力,也沒有人願意去聽呀。
孫福兒扶著大肚子,隨手拿起一本書來看。
看封皮是《魏書》。
叫這個名字的書有很多冊。壘起來挺高的。
孫福兒看得不快。
隨手翻了一下,講的是南北朝時,北魏那些事。
她為人仔細,發現有一頁有折痕。
孫福兒沒有喊人,隻是默默地翻到了那一頁。
“昔漢武帝將立其子而殺其母,不令婦人後與國政,使外家為亂。”
這一行字就跳入了她的眼簾。
孫福兒心裡一驚。
這個故事她之前看過。
漢武帝執政的後期,太子的位子空了出來。他想立他的小兒子當太子,但又害怕這個孩子的生母鉤弋夫人憑著皇太後的身份禍亂朝綱。
於是漢武帝就立了鉤弋夫人的兒子為太子,但毫不留情地賜死了鉤弋夫人。
孫福兒屏住呼吸,往下翻看。
好家夥!
這個北魏簡直是把立子殺母這個事兒當製度來執行。
兒子當太子,那麼母親就會被賜死,雖然等兒子若乾年後登基為皇帝,會追封母親為皇後,但人都死了,還有什麼呢?
孫福兒突然想起很久之前皇帝的允諾。
皇帝是允諾,不會虧待她的,但具體給什麼位份是沒有講明。
難道皇帝也想殺母立子?
好吧,要是以這種方式讓她成為皇後,皇帝也不算是騙人。
而且也算是她自個兒答應的。
孫福兒當時表態是願意為皇帝乾任何事的。
但她想活著啊!
孫福兒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