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裡沒有人是傻子。
這種地方傻子也進不來,或者進來了,很快就被人滅掉了。
孫福兒沒覺得德妃很傻,也沒覺得許含琳很傻,但是就是這麼兩個聰明人卻傳出來了一件看起來很傻的事情。
聖旨已下,結果是板上釘釘的。
嬪妃們就是心裡再不服氣,也隻能捏著鼻子去認了。
皇後就是崔芮。
在皇後快要進宮的當頭,嬪妃們可不得老實點。
新官上任三把火,皇後就是再好性子,也是要在嬪妃們麵前立威的。
不然皇後沒有威嚴,還怎麼去統領六宮?
而太皇太後、皇帝他們也會支持的。
這是他們精挑細選的皇後,肯定是希望她能夠把後宮管理得井井有條的。
隻要皇後沒有大錯,她就算一輩子沒有生養,也能一輩子安安穩穩地當皇後。
可偏偏這當頭德妃和許含琳鬨起來。
這不是上趕著去給人當靶子嗎?
無論結果怎麼樣,下位者出頭去告上位者,哪怕告贏了也不會有太好的結果。
而上位者呢,被潑了一盆臟水,哪怕證明了自個兒是無辜的,可流言蜚語是斷不掉的。
要知道在宮裡這蜚短流長的說不定哪天就會要了她們的命。要不怎麼說眾口鑠金啊!
就算一個人是對的,但所有人都說她是錯的,那麼在眾人眼裡他就是錯的。
至少眾人都會覺得你都讓人這麼覺得了,那你本身肯定是有問題的。
本來嘛,舌頭動一動真的很可能害死人的。
要不然宮裡的這些嬪妃們也不會那麼珍惜自己的名聲。
很多時候一個名聲套在身上,那是千方百計去洗,也洗不掉的。
不知道過去多少年,還可能會被撈出來說事。
所以,在許含琳出頭的那一刻,德妃和她的下場也就那樣了。
孫福兒問“德妃怎麼說?”
德妃也不是好相與的人。
皇後沒有進宮之前,她就是地位最高的嬪妃,可以和入宮多年的淑妃分庭抗禮。
被扣了一頂這麼大的帽子,她肯定不會承認。
周經道“當場大怒,請太皇太後下旨找太醫院所有的太醫來為她診脈。”
聽起來就很有底氣的樣子。
周經道“不過,許貴人說德妃是吃了回紇秘藥。太醫院的太醫們是診斷不出來的。”
“許貴人還說,德妃本來是想搏一把的,看看能不能因為懷孕被晉升為貴妃。”
“甚至德妃還想當皇後。”
“如果德妃能因此封為皇後,那就是一本萬利的事情,反正到時候再找個機會,對外宣稱孩子流了就是了。”
這說的有鼻子有眼的。
讓人不由得信了一兩分。
孫福兒問“太醫院那麼多太醫都看不出來的事情,許貴人怎麼就隨隨便便看出來了呢?”
要知道嬪妃是不允許懂醫術的。
雖然說上頭也知道嬪妃們自己多少會懂一點,而且也身邊也會有這種懂的人。
但這都是私底下的事情,還沒有人鬨到桌麵上。
許含琳這一鬨,就是把自己也擺在明麵上了。
光是這一條就夠她喝一壺的。
孫福兒眉頭微簇,這些話許含琳自己想說的,還是襄國公府同意她說的?
無利不起早。
沒利可圖,甚至是沒有暴利,孫福兒不相信許含琳會這麼乾。
肯定會自損八百的事,即便能獲利一千,她也沒有必要乾的。
所以,這事兒,許含琳那邊肯定能獲利很多很多。
周經道“許貴人說,她幼時曾目睹過,所以記憶很深刻。”
孫福兒笑了。
這不是自揭家醜嘛?
後院爭寵的陰損手段怎麼能拿到明麵上去說呢?
俗話說,家醜不可外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