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換土地”卻不是字麵上的意思,更深層次的意思是,上麵考察團在附近十幾個村落聯合考察後決定將這邊的地皮全部納入建造基地的範圍內。
大概有四千多平公頃,差不多相當於十幾個大學城大小,能夠容納的人數目前預想為三十萬人,而這也僅僅隻是作為江城第一個基地,等下半年還會再另一處地方建造第二個基地。
因為要將附近的村落納入基地麵積中,村民手裡的土地可以轉化為基地的土地或者等待基地分配的房子。
這個意思乍聽之下有點類似“拆遷戶”的意思,可實際上村民手裡的土地跟基地的土地麵積卻不是對等的。
這邊錢塘在村委大院開過一次會,明確提出了建設基地這一決策刻不容緩,是體現國家在天災下做出最正確的決定,也是末世下人類最後的避風港。
為此,無論村民是否同意,最後軍隊大部隊都會入駐小溪村進行建設工作。
但就目前現有的政策而言,但凡是小溪村村民手裡持有正規房產證或者土地證的,都可以在錢塘這邊進行登記。
現在有兩種換取方式。
第一種是直接將目前現有的土地跟房產麵積變成基地後分配的現房,大概比例是按照每畝土地可以折成三平方米,如果是農村自建房按照一比五的比例分配現房。
譬如張三一家擁有十畝土地,那麼變成現房便是三十平左右的房子,自建房兩層樓麵積為兩百平,那便有四十平,那就是一共能擁有七十平的現房,屆時按照基地內起的現房分配一套大戶型或者兩套小戶型。
而第二種方式便是,可以用目前手裡的居住麵積換取基地內的可自建麵積,但建築材料與建築勞動力基地概不負責,需村民自行承擔,但麵積不會被折扣,也就是你占地五十平的房子,你可以在基地換同樣麵積房子起樓,前提你有水泥鋼筋外加會自己建房子就成。
這個消息一出來頓時在小溪村裡炸開了鍋,大家都覺得基地這樣的分配簡直是剝削老百姓,要知道有的家庭手裡攏共也就三四畝地,再加上自建房的話,加起來不過最後隻能分到不足五十平的房子,但全家就有十來口人,這麼小的房子根本就擠不下。
而第二種換取方式村民就更不樂意了,畢竟誰腦抽要在基地自己起房子,目前這環境下壓根就找不到水泥好不好!
錢塘似早知道村民意見大,畢竟在其他村也遇見過同樣的情況,於是同一套說辭搬了出來。
“我知道大家目前覺得自己吃虧了,但是你們設想一下,如果沒有基地,下一次天災再次降臨,如果是獸潮變異種瘋狂湧入村裡,屆時沒有基地的庇護,沒有軍隊的鎮壓,也沒有火力的打擊,村裡最後能活下來的人還有多少?而且基地能勞動崗位,屆時還會通電通水,未來還會發展成為新人類都市,慢慢向外拓展,是一個全新的社會體製,再有就是,你們也不希望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妻兒小孩風餐露宿甚至成日擔心受怕吧,但在基地內,無論是各方麵設施跟安保都不是現在村裡能比得了的,我希望大家仔細斟酌我的話之後才來找我,報名時間隻有兩日,後天我們將出發前往下一個村落。”
不得不說,錢塘的話一石激起千層浪,最後所帶來的影響是,村裡已經陸續有人開始報名。
這段時間實在太冷,後山變異種增多,即便有藥粉在身上,也架不住受到襲擊,而且因為下降的氣溫,村裡已經有多名老人挨不住去世。
錢塘的話更猶如一支強心針狠狠的打在眾人的心裡。
是啊,這樣的末世下,誰不希望有個能夠睡好覺、能夠自由玩耍的避風港呢,即便是住宅麵積小了些,隻要一家人能夠團聚不就是最大的幸福了麼。
第二天一大早,在村委大院內,排隊報名的人那叫一個絡繹不絕。
顧桐晚也在排隊的隊伍之中,看著大家一邊抱怨一邊在同意書上簽字,臨走的時候手裡還拿著一個紅色的本本,上麵登記有姓名跟出生年月以及一寸照,還有換算成基地土地證後的實際擁有住房麵積。
排在顧桐晚前邊的是喬老二的媳婦,她不時冷得直跺腳,一邊低聲歎氣。
“家裡也就三畝田,加上隻算平層房的麵積,估計分下來的房子不會太大。”
“夠住就行,房子不在乎大小的。”
要知道末世後基地的房子寸金寸土,不是有錢就能買,還得打通基地層層關係才能拿到手,甚至於想入基地取得居民證都要上交兩一定量的糧食或者能源,否則基地一旦居住人口飽和就不再對外開放,其他人想要進入基地生活就隻能等待後門新建設的基地,但這中間就得在外頭流浪,要遭受變異種以及各種天災的威脅。
其實喬老二的媳婦哪有不知道這個道理,實際上在這裡排隊的人都深諳末世想要活下來還是得找一處安全的地方居住,基地眼下是最合適的,也慶幸目前小溪村被納入基地建址範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