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甜瞥了一眼這家店,店裡一對中年夫妻正忙活著,丈夫蹲坐在火爐前熏製烤雞,妻子正在案台上切熏雞用到的配菜。
此時下午三點半左右,所以人並不算多,最近白晝的時長有所增加,六點後才徹底變天暗下來,因此也得等到四點半之後商業街的人才會逐漸多起來。
薑甜走到前邊瞥了一眼擺放在外頭的幾份熏雞,這個天氣下熏雞早就凝結了一層薄薄的冰霜,另外旁邊還擺放著一份已經拌好的,能看出裡麵大概有土豆、大蔥、以及洋蔥、木耳等配菜。
這裡用到的熏雞基本上都是剛出生不到二十天的嫩雞,末世下雞鴨魚肉基本上味道都出現了變化,家禽與家畜的外形多少也與以前不一樣,一部分的動物跟禽類會比之前大一圈,所以這裡二十天的小雞實際上處理之後也有兩斤左右,再加上配菜看起來份量不小,因此售價兩百積分實際上這個價格還算不上太離譜。
環顧四周一圈,發現除了熏雞這家店外,隔壁還有兩家是賣鹵肉的,另一家賣的是炸物,薑甜考慮了一下,最後跟老板要了一份拌熏雞,最後又花了五十積分買了兩個肉包當明天的早餐,除此外又購入一份炸茄盒,這炸茄盒可不便宜,一份就要一百五十積分,相當於薑甜一天的收入,而且一份炸茄盒也就七八塊,誰讓現在基地內蔬菜的價格要被肉類貴呢。
在隔壁的飲食店還買了一份並不正宗的胡辣湯,今兒的年夜飯也就湊齊了四菜一湯,對兩個人來說也算是很豐盛了。
結束購物返回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將近五點,此時街區的人也越來越多,甚至還有出售自己親手寫的春聯,薑甜最後花了五十積分買了一幅,手裡拎著滿滿當當的東西心裡極為踏實。
雖然現在仍然是極寒,但今年卻是她在末世後在家第一次過春節,往年這個時候不是跟著公會的人出任務就是在營地訓練,能夠跟薑炙兩個人在屬於自己的家裡吃個團圓飯的是再幸福不過的事情。
薑甜回來的時候發現薑炙剛把整個房間打掃了一輪,房內開著暖爐與外頭寒冷的空氣截然相反,看著窗明幾淨的客廳與亮堂的臥室,薑甜把手裡的東西拎去廚房,一邊笑著說:“哥,瞧我買啥好吃的回來了,沒想到外頭還挺熱鬨的,我本來以為外麵不會有人呢。”
“畢竟是除夕,不下雪的話還是挺多人樂意出來的。”薑炙擼起袖子走入廚房很自然的幫忙。
薑甜餘光落在薑炙側臉上,幾年時間過去了,薑甜也已經二十一,就連薑炙也已經二十四了,也不知道未來有沒有機會瞧見他哥娶媳婦的一天。
薑家人的年夜飯簡簡單單,在這個溫暖的蝸居中反而平添一份煙火氣息。
同樣的情景也正在基地內其他家裡發生著,有的人是幸福的能夠跟自己所喜歡或者熱愛的家人在一起,但偶爾也有人隻能在寒冬臘月中瑟縮在救援中心吃著沒有啥味道的饅頭跟清湯。
————
張家這邊的年夜飯此時也在熱火朝天的準備中,比起薑家簡單的年夜飯,今年張家可以說是費儘心思的準備了。
因為今年也算是張家第一次能夠湊齊所有人團聚在一起吃的年夜飯,往年的這個時候張有範父子倆基本上為了掙雙倍的積分選擇留在工地乾活,而今年因為極寒的關係所有的工地基本上處於停擺狀態,所以張有範父子隻能被迫“失業”,不過這倒也成全了張家的第一次“團圓飯”。
相比之下張家這邊的菜就顯得豐盛多了,前前後後劉金花跟楊梅一共準備了七菜一湯,醬油雞、臘鴨、大蔥炒熏肉、蒸南瓜、西紅柿雞蛋、醋溜土豆絲、炒大白菜、冬瓜湯。
在廚房裡忙活了一個下午的劉金花跟楊梅等終於一道菜上桌後才籲了一口氣,而在客廳裡修補工具的張有範父子聞著飯桌上的菜早就饑腸轆轆了,就連今年九歲的張誌寶也忍不住咽口水,嘴上甚至還催促廚房裡的母親:“奶奶、媽,你們好了沒啊,我都快要餓死了。”
“你急啥,就晚幾分鐘你真能餓死不成,快點去洗手然後到廚房把碗筷拿出來。”楊梅從廚房端著最後一道冬瓜湯出來,冬瓜湯是用雞湯煨的,上麵甚至還漂浮著一層色澤鮮豔的雞油。
“對了,一會兒記得給晚晚打個電話,問問她要不要過咱們家來吃年夜飯,上次她給咱們送了那麼多東西,這大過年了她又一個人在基地,這孩子無親無故的就怕寂寞。”劉金花邊解開身上的圍裙邊朝張有範的方向看去。
張有範卻是笑著說:“剛剛讓小寶打過了,她說今年跟朋友過除夕,還提前跟咱們拜年了,而且還說了要是後麵天氣好的話就來咱們家串門。”
“這樣啊,她跟朋友在一起那倒是挺好的,我也放心了。”劉金花臉上才總算露出些許笑意。
楊梅這邊則在此時接過話茬:“今年也多虧晚晚送的這些菜了,不然咱們家這年夜飯還真沒那麼豐盛,媽,前兩天我跟你不是從床底翻出來一些毛線嗎,我尋思著織一條圍巾送給晚晚,就當是新年禮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敢情好,還是你細心,我怎麼就沒想到要送禮物呢,我光尋思著還給晚晚包個紅包了,但現在基地又不用紙幣,在手機上轉積分總覺得怪怪的,還是你想的周到,送圍巾既可以保暖又代表了心意。”
“我今晚上就開始織,後天估計就能織好,我看女孩子喜歡顏色淡點的,剛好有米白色的圍巾,要是毛線夠的話再織多一副手套。”楊梅笑眯眯的,此時的心情也是前所未有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