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麼我們文官就不能封爵?
我們也要上戰場!
武將集團都沒有回過神來,這特麼的說好了一起擺爛,結果你們偷偷進步?
史官苟日德掄筆記錄。
大明洪武二十六年十一月,天竺僧侶大逆不道,意圖顛覆神器,至江山於危亂,傾黎民於倒懸。
還誹謗聖天子,謊稱天災,誘導百姓,企圖逼迫聖天子退位以謝天下。
聖天子為江山社稷計,為黎民百姓計,決定宣戰天竺。
本史官帶頭響應聖天子的英明決策,但是信國公竟然歧視史官!什麼叫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不知道位卑尚且不敢忘憂國嗎?
倘若真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那江山倒覆於士兵何乾?與天下人何乾?又不是士兵的江山,又不是天下人的江山。
又何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呢?所以這種想法是要不得的。
身為人臣,哪分什麼文臣武將?信國公湯和這就是在搞黨爭!在搞文武歧視!
憑什麼不許文官文武雙全?
史官怎麼了?古往今來哪條律法規定了史官不能上戰場了?
今日記於史書之上,告知後人,信國公湯和歧視史官!這就是良心的泯滅、道德的淪喪、人性的扭曲!
不過本史官尊老愛幼,看他年紀大了,不跟他一般計較。
我大明在聖天子的帶領下,武德充沛!再現漢唐雄風。
文臣都已文武雙全,武將卻隻通武略而不懂文韜,再不努力必被曆史車輪淘汰,以後將帥如雲四個字就跟他們沒什麼關係了。
他們還歧視文臣,這分明是黨同伐異!
一群挾功自重,目空一切的家夥,豈不聞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今日之史書,望後世勉勵之,不可重文輕武,宜不可重武輕文,望我華夏後世,人人如龍,文可為政安天下,武可為將定乾坤!如此,華夏幸甚,黎民幸甚。
苟日德寫完之後,看著自己寫的史書,滿意的點了點頭。
“點兵,備戰!著兵部交一份詳細計劃與兵力投入和所需消耗等彙總奏折,平定天竺。”朱允熥也是沒有多說廢話。
“臣遵旨,臣請掛帥出征。”湯和再次自薦。
“到時候再論點誰為帥吧。”朱允熥擺擺手,沒有答應。
主要是湯和年紀大了,僅剩不多的開國功臣了,跑那麼老遠,身體恐怕吃不消。
“是……”湯和砸吧砸吧嘴,為什麼不答應呢?
是覺得我能力不行嗎?
匆匆一晃,幾天的時間就過去了。
草原上已經被全麵平定,開始了收尾,這些剩餘的老弱婦孺等俘虜通通也都安排好了。
緊接著就是要往草原四方立碑震懾異族。
“朱小二,你們倆真的不回京嗎?”藍玉沉聲說道。
已經把朱元璋駕崩的消息宣布了,但是朱樉和朱棡不打算回京。
是不打算目前回京。
“父皇自禦極之後,就有三大心願,一是定都北方,真正意義上恢複中華,二是平定北元,雪恥前辱,三是培養好大哥這個繼承人,眼下大哥已經薨了,遷都北方還不知道什麼章程,平定北元就在眼前,我相信父皇能理解我的。”朱樉回答道。
朱元璋先前派朱標去西安巡視,就是想遷都,定都關中,朱標的薨逝打斷了朱元璋的一切布局。
朱棡也附和道,“嗯,父皇駕崩,是為國喪,然而徹底覆滅北元,宣告北元終結,是民族之雪恥,父皇肯定可以理解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