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看看,是我們聯盟軍的箭矢充足,還是你們秦國的大炮厲害。”
說罷,崔琰拂袖轉身準備離去。
看著崔琰離去,張寧深呼吸一口氣才平靜下來,看向左手邊的沮授喊道“沮授!”
“臣在!”
沮授趕緊起身站了起來。
隻見張寧拿出秦末留下的劍璽——湛盧劍。
眾文武見狀趕緊站起身來,目光紛紛注視著張寧手中的湛盧劍,對其拱手行禮。這可不是單單是秦末的佩劍,而是見此劍如見秦王。
“賜你大王劍璽,並加任你為兵馬大元帥!統一指揮鄴城保衛戰,凡有軍令所到之處,包括本宮在內,軍民一體遵行!”
兵馬大元帥為非常設官職,乃臨時委任。
隻有當國家出現戰亂、麵臨危機之時,方才臨時設置兵馬大元帥,掌管征伐,為戰時最高軍事長官,戰事結束,即解其職。
這次戰役關乎鄴城安危,張寧隻知道沮授的軍事能力很強,所以也隻能讓他指揮。
“遵大王法令!”
沮授雙手接過劍璽,恭敬地回道“臣定當竭儘全力守護鄴城,不負王後所托!”
隨即,沮授將劍高高舉起,並看向左右兩側的文武說道“傳我軍令,除宮衛軍以外,城中駐守的所有大軍,全部準備列陣鳴鼓,開出九城門外。九門為京師門戶,現分派諸將守護,如有丟失者!立斬!”
“廣德門,趙弘!”
“末將在!”
武將行列的趙弘趕緊起身回應。
這些武將大多都出身於原黃巾將領比較傲,麵對這個漢室降臣,心裡多有不服。
不過有著秦末的劍璽在,就如同秦末在發號施令般,沒有人敢違抗或說一個“不”字。
“建春門,王度!”
“末將在!”
王度也趕緊起身回應。
“金明門,杜長!”
“末將在!”
“西華門,眭固!”
“末將在!”
“上秋門,陶升!”
“末將在!”
…………
一口氣念完八個,沮授停頓了一下。
因為還有一個最為重要的城門沒有說。
這個城門在鄴城的南麵,是為京師鄴城的正門,且直麵敵軍主力部隊。
一旦開戰,這裡將是最為激烈的戰場。
並沒有多久,眾人便聽到了這個人的名字。
不是趙雲,也不是黃忠。
“太平門,沮授!”
文武大臣們聽到頓時有些吃驚,可讓他們更為吃驚的是接下來沮授要說的話“凡守城將士,必英勇殺敵!戰端一開,則為死戰!臨陣,將不顧軍先退者,立斬!臨陣,軍不顧將先退者,後隊斬前隊!敢違軍令者,格殺勿論!”
此話一出,滿座皆驚。
隻有甄堯和田豐及其個彆者覺得沮授的話沒有任何問題,因為留守鄴城三分之二都是新兵,然而新兵有個弊病,就是隻能打順風仗。
看起來會議要結束的時候,沮授再次說道
“大軍開戰之日,眾將率軍出城之後,立即關閉九門,有敢擅自放入城者,立斬!”
聽到這句話,武將行列的將領紛紛徹底坐不住了,因為但凡出城作戰者,隻能死戰退敵,才有生路,要麼擊潰聯盟軍,要麼戰死在城外。
沮授剛剛頒布的這些法令比起秦末來說,簡直就是嚴小巫見大巫。
但誰又知道,隻有這樣的軍法才真正能夠維持這場戰爭的勝利。
背城一戰,不勝則死!
所有人都看向沮授,因為他們都意識到這是一場隻能贏不能輸的戰爭,若是丟失鄴城,則意味著秦國就會像漢室一樣,丟失洛陽城。
丟失洛陽城的漢室,如今是何模樣?
眾人一清二楚,若是鄴城丟失,秦國將就此一夜回到解放前。
張寧見眾將有些不滿,於是接過話,再次說道“傳本宮詔令,錦衣衛巡查城內!凡有查到盔甲士兵不出城作戰者,格殺勿論!”
此言一出,舉座皆驚。
眾文武萬萬沒想到,平時看上去溫和如玉的張寧竟然如此強勢。
“本宮乃大秦王後,誓要與京師共存亡,屆時本宮將親自出城督戰,望諸位將軍奮勇殺敵。”
聽聞此話,一些文臣將領頓時老臉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