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話簡直是振聾發饋,令他們震撼莫名。
雖然他們很想反駁幾句,但仔細一想又是如此的在理,似乎並沒有反駁的理由。
“秦末!你不必花言巧語蠱惑人心,吾等是不會歸降於你的!”王匡咬牙切齒。
“你錯了。”
秦末說道“孤從未花言巧語。”
“孤所做之一切,全都是在為天下百姓著想,王公節,孤聽聞你年輕時輕財好施,以任俠聞,對百姓多有恩惠。怎麼?難道以前對百姓的好,都是作假不成!”
“你!”
王匡氣急敗壞地指著秦末,“你胡說!”
秦末淡然笑道“你若無愧,便大方承認即可,又何須惱羞成怒呢?”
其實在場的每個人心裡都清楚明白,秦末說得一點兒也沒有錯。
王匡確實是年少時熱衷地將金錢大量的施舍他人,因為這些事跡而使他聞名天下,而他之所以這麼做,還不是為了給自己臉上貼金。
秦末看向周圍其他人“諸位都是英雄豪傑,孤知道你們都是錚錚鐵骨,絕非貪生怕死之輩。”
“但是你們應該很清楚,時今天下動蕩,難道真的就是黃巾起義所造成的嗎?
百姓們隻想活下去,卻被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僚,世家壓迫得喘不過氣!”
“如果,窮人跟富人,孤一定向著窮人!官員和百姓,一定向著百姓!孤不能眼睜睜的看著百姓受苦受難而置若罔聞,孤希望你們能夠和孤站在同一陣營,讓全天下的百姓都能安居樂業!”
眾人默不作聲,神色各異。
秦末對著站在自己身後一直不說話的蔡邕,使了一個眼神,蔡邕見狀趕緊上前一步。
“諸位,且聽老夫一言。”
眾人齊刷刷地望去。
隻見蔡邕捋了捋頷下山羊胡子,說道“諸位,秦王何許人也?老夫翻看史書也不曾得見,所謂千古聖君,必雄才偉略,胸懷韜略,治國有方,以及……”
說到這裡,蔡邕稍微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道“以及仁愛天下、慈悲濟民的胸懷和高瞻遠矚的遠見!這些,老夫在秦王身上都能看到,他才是真正的賢主,當世之中誰有資格稱為賢主?”
“老夫敢斷定,唯有秦王方配稱之!”
“諸位和老夫相識十數載,何曾見過老夫如此誇讚一個人?”
“老夫隻想問問諸位一句——”
“有這樣的君王,還值得為漢室賣命嗎?”
蔡邕的一席話擲地有聲,字字珠璣。
眾人沉吟許久,皆被說動。
隻不過他們還不知道的是,蔡邕這老頭的兩個女兒早就入宮當了王妃。
不然,哪裡會這麼賣力的吹捧秦末。
秦末也沒想到蔡邕這老頭這麼會誇人,這一次竟把自己吹噓成千古明君了。
不過……這樣一來,倒更容易讓這些人歸順於自己,隻要給他們一個台階下。
“蔡老竟如此誇獎於孤,實在令孤汗顏,孤其實也沒做什麼,就是為了讓這天下百姓都有一條活路而已,哪能稱得上是聖賢之主啊。”
秦末裝模作樣地謙虛了一番。
隨即,趕緊拱手對眾人說道“諸位都是有才能的英雄豪傑,孤懇請諸位為這天下黎民蒼生,助孤一臂之力,與孤共建盛世太平!”
眾人麵露遲疑,紛紛猜忌秦末的用心。
“秦王既有如此胸懷,在下又豈能拒絕!”
孔融最先開口表態,“在下與秦王誌同意合,都是為了這天下黎民蒼生,我孔融願意輔佐秦王,重塑這朗朗乾坤,使我華夏萬物興盛!”
對於孔融的投降,秦末倒是沒有意外。
正所謂流水的王朝,鐵打的孔家世世修降表,代代衍聖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