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率軍將突厥劫掠商隊的騎兵,一掃而空後。
原以為會被頡利可汗狠狠報複一番。
因此還貓在河套地區,謹慎戒備了好幾天。
做好隨時溜走的他,卻始終沒有發現突厥的動作,加上他在這邊也耽誤了不少時間。
加之在改封朔方後,很多的事情還沒有來得及安排。
於是,他便收兵回到了勝州城。
實際上也確實如此,在李恪誤打誤撞的來到朔方,立下一係列的功勞之後。
封地由蜀地改封到朔方,統轄的地盤,也由原先的七州之地,擴充到了現在的十州之地。
隻不過,在冊封到了新的地方之後,也伴隨了許多新的問題。
其中最為重要的,自然就是都護府的選址,這件事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成為了一件亟待解決的問題。
李恪明白,若是往後沒有什麼太大的政治變動,未來數十年,這裡將會是他的安身立命之所。
這不僅關乎到自己的性命,更關乎到整個北方的穩定與發展。
所以,在經過慎重的思考中,李恪想到了某位五征漠北的征北大將軍。以及前世認知的影響。
李恪便下定決心,將大都護府設立在幽州城。
畢竟,此時的幽州,乃河北平原北端陸路交通的大樞紐,隋大業四年的時候,還大力開發了永濟渠,引沁水南通黃河,北達涿郡,“涿郡”就是現在的幽州。
隋大業七年時,他那個外公還乘坐過龍舟,自江都經過黃河入永濟渠,至涿郡。
後來,又動用江淮以南的民夫和船隻,運黎陽、洛口諸倉米至涿郡。
由於永濟渠的鑿通,運河的終點涿郡,自然便成為了北方水陸交通的中心。
如此優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且有著豐富的資源和人口,足以支撐起大都護府的運作。
就算是統禦全國想到這的時候,李恪及時的掐斷了一些不太好的想法
然而,這個決定,卻出乎意料的遭到了唐俊悟等一眾屬下的反對。
他們認為,幽州城雖然地理條件優越,但畢竟是一個胡漢混居的地方,民風彪悍,治理難度太大。
他們更希望將大都護府,設立在夏州或者其他的漢人聚居較多的地區。
隻不過,擁有大預言術的李恪。
一想到溝通南北。
二來若是將來李治大帝和長孫無忌繼續發難,他還是可以學征北大將軍“奉天靖難”。
若是沒有打過,東邊就是大海,退一步海闊天空,憑借著自己掌握的知識,也可以去其他大陸,打下一大片國土。
他們不知道就算了,自己可是知道,後來的遼、金、元、明、清,五朝之帝都,都是幽州。
所以,他第一次反駁了所有人的建議,獨斷專行的選擇了幽州城,作為他的大本營。
而他的最終決定,自然而然的也就促成了這次幽州之行。
不過,李恪堅信,通過恰當的治理,彪悍的民風,也可以轉化為社會的活力與進取心。
畢竟突厥就在眼前,這可是真正意義上的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