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確實有些不太妙。
從郭岱君嘴裡,他已經得知,緬甸那邊暫且不說,光是維恩這邊,股權構成就相當的複雜。
林家老大占40。
林家老二占30。
林家老三占10。
鄭子豪他二叔,鄭老板占10。
還剩10已經成為了無主的乾股。
從表麵上看,林家老大是大股東,但優勢並不明顯,林家老二隻需聯合另外兩位股東其中的任何一個,就能跟林家老大旗鼓相當,假如聯合兩個的話,就反而占據了優勢。
那到底是聯合了一個還是兩個?
想都不用想,聯合一個是起碼的,聯合兩個可能也十有八九。
道理則很簡單。
據郭岱君說,緬甸那邊,林老大掌管的幾處大礦不僅已處於停工狀態,根本就沒法繼續向維恩這邊供應物美價廉的原石了不說,現在就算從外麵采購的原石,運輸渠道這一塊也得靠林家老二來維持。
這問題可就大了。
要知道,假如走正規渠道往國內運原石,按照緬甸政府的規定,必須在原石基礎價格的基礎上再額外繳納3035的所得稅,那樣一來,根本就沒有了性價比。
因此,從緬甸那邊進入國內的原石,除了從緬甸公盤上拍下的大塊頭之外,相當一部分,都是通過彆的渠道運輸進來的。
這也就意味著,已經在緬甸那邊得勢的林家老二,已經掐住了維恩進貨渠道的脖子,在這種情況下,他想爭權奪利實屬正常,另外的股東倒向他也再正常不過。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在巨大的利益趨勢之下,是沒有兄弟情可言的,也是沒有忠誠可言的。
有的話,那一定是利益誘惑還沒足夠大。
對於這一點,魏陽早已看透。
所以,等待林琳的是什麼?
在一番爭鬥之後,丟掉總裁之位,勉強保住兩大事業部中的其中一塊?
或者是整個維恩被拆分,林家兄弟一拍兩散?
想來想去,魏陽隻想到了這兩種可能,他不會天真地以為,已經明顯處於弱勢地位的林家老大,還能創造奇跡來維持現狀。
道理則很簡單。
維恩之所以有優勢,不管是在原石還是成品這一塊,規模都做得比大多數同行要大,原因就在於貨源優勢。
像維恩的成品事業部,所需原石從未在國內進過貨,基本上都是從緬甸那邊運過來,甚至於說,從緬甸那邊運過來的大料,還有盈餘送去國內,尤其是坪洲的公盤,來賣給人家。
或者是,原石被下成片,自家還賣不了那麼多的話,就把片料或手鐲餅轉手一些給同行。
總而言之,在成品的原材料這一塊,因為嫌國內貨源沒有價格優勢,維恩一向隻賣不買,就好比說魏陽現在切出的那塊春帶彩大料,彆的商家對它是趨之若鶩,而林琳根本就不為所動。
原石這一塊就更不必說了,一向隻有彆人來維恩買料子的道理,沒有維恩去彆家進貨的先例。
而這,依賴的就是貨源和渠道優勢。
那麼問題來了。
假如林家兄弟翻臉,林家老大那邊能解決原石采購的問題,可原石運輸的事咋辦?
要是量少還好辦,大不了花點錢,請彆人運進來。
可問題是,維恩每次發往國內的,都是成噸成噸的大料,就算是精品個料,每次的量也相當大,這麼大的量,假如沒有靠譜的關係來保障,風險是極大的,一不小心可能連老本都丟掉。
這就是魏陽之所以認為,維恩的脖子已經被林家老二掐住了的原因。
在脖子被掐的情況下,林家老大想再贏已經很難很難,唯一的辦法就是妥協。
一妥協,林琳這總裁位置還能不能坐穩就不好說了。
假如林琳坐不穩總裁之位的話,他跟郭岱君這兩大事業部的負責人該咋辦?
他也算是明白了,為啥郭岱君會突然來跟他兜這樣一個底,原來是已經在開始考慮退路了。
這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