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亭修和盧雲琛率領的團隊以一炷香的時間為限,表麵上嚴格控製了任務時間,實際上這是他為秘密執行隊,尤其是自己的心腹盧雲琛準備的一道護身符。
縱使兵臨城下,戰況一觸即發,情勢刻不容緩,我軍對蠻夷宵小的進一步意圖一無所知,不得已才派出盧雲琛率人夜探敵營,但即便是孤身犯險,沈亭修也要為他謀一個萬全之策。
時間一旦耗儘,無論是否截獲了重大情報,或是遇到了什麼突發戰情,都必須安全撤回。
說是安心靜候一炷香,但營帳內的沈亭修坐立難安,聽著不久前才投誠的主帥對著沙盤上的丘陵溝壑指點江山,他卻是在神遊方外,越來越心不在焉。
他甚至開始有些後悔沒有堅持獨自一人前往敵軍所在的山林。
放盧雲琛去喬裝刺探,他是可以坐鎮軍中了,內心卻不得一刻清閒。
那個小將,明明已經將自己教授的武藝學了個十成十,遍曆沙場,可以獨當一麵了,前線指揮,軍情庶務,既是良將,也是謀士,再不是如初生牛犢一般的軍營裡的刺頭。
在這個憑借功勳和本事才能立足的軍營裡,他早已可以安身立命,也贏得了眾人的信服。
見盧雲琛如見主將親臨,這是他給盧雲琛的特權,也是營中行伍都默許了的。
可不知為什麼,他就是放鬆不下來。
不是信不過盧雲琛調兵遣將的能力或是智謀機變的反應力,相反,他擔心的恰恰是盧雲琛聰明過頭,所做的遠超過他所要求的。
而所有的不確定裡,都暗藏著險象環生的伏筆。
所以在努力專注聽主帥分析敵情的間隙裡,沈亭修一直在分神計算時間沙漏的流逝,內心預估的時間一到,他便打斷了主帥的話。
“一炷香時間已到,主帥稍安,我先往策應我方行動,戰事布防且容後再議。”
主帥大驚,算了算時間,應該還不足半炷香,怎麼沈將軍就說約定的時間已經到了?
他剛想糾正將軍的說法,勸他再等片刻,沈亭修已經先一步說“我知道還沒到一炷香,但按我快馬的速度,到達林中時便差不多到約定時間了。”
“可是將軍,營中不可一日無人坐鎮啊,盧參領是將軍心腹,當為您的馬前卒,何況,難道將軍不放心將此事交給他嗎?”
見沈將軍已經掀起帳前簾布,主帥忙叫住了他。
他不解為什麼沈將軍看上去那麼急迫,以他對那位名叫盧雲琛的小將的了解,此人身手敏捷,睿智果敢,在陣前尚有萬夫莫敵之勇,區區打探情報,實在不知道有什麼好焦慮擔憂的。
沈亭修沒回頭,隻是丟下一句“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如果主帥懂這是何意,就不該阻我”就匆匆離了營。
獨留下主帥在原地失神。
“看來咱們的沈將軍和外界傳言的鐵血殺神不同,也是個至情至性的人啊……得人心者眾,是小老兒輕率了。”
沈亭修同樣是借助繩索攀岩的方式登上了山林的頂峰,以他的熟稔迅捷,比原先預估的時間到得還早。
從山頂一路向下走,他很快就發現了盧雲琛留下的記號,猜想他應該是已經和敵軍的隊伍打過照麵,但在記號周圍探查,又向下走了一段,隻發現了一輛可疑的運糧小車。
說它可疑,是因為如果隻是平頭百姓販運糧食的手推車,要不了那麼多人手,而且還有兩個麵容粗獷,說著異族話的護衛在左右隨行。
顯然,這是敵方企圖秘密轉移的軍備糧草。
聽其中推車的一個中年漢子拐著腳一邊“嘶嘶”地倒吸涼氣,一邊叫喚自己扭傷了腳,走不快,請軍爺見諒,沈亭修就猜到這是盧雲琛的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