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之內,靜謐而莊嚴,空氣仿佛凝固,隻餘下時間的細流在無聲中緩緩淌過。武永長立於高台之上,目光深遠,似乎在心中權衡著諸多未決之事。片刻的沉思後,他輕輕搖了搖頭,打破了這片刻的寧靜,語氣平和卻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決斷“鎮妖關之事,暫且擱置一旁,自有其定數。”
言罷,他的目光轉向了立於一側的蕭何,眼中閃爍著期待與信任。他緩緩開口,聲音溫和而有力“蕭愛卿,你那邊籌備之事進展如何?”
蕭何聞言,麵容凝重而專注,他微微躬身,答道“稟王上,各項籌備工作皆已就緒,章程詳儘,隻待一聲令下,即可全麵鋪開,付諸實施。”
武永長聞言,嘴角勾勒出一抹滿意的微笑,輕輕點頭以示讚許。他並未理會一旁劉公公眼中閃過的疑惑之色,轉而將視線投向了荊軻,那是一位身形挺拔,眼神銳利如鷹的男子。
“荊卿,影殺殿的組建,可有新進展?”武永長的聲音溫和中帶著幾分關切,他知道,荊軻此行不僅肩負重任,更需麵對諸多未知與挑戰。
荊軻聞言,身形微動,向前一步,恭敬地行了一禮,隨即沉聲答道“大王明鑒,影殺殿之核心成員已悉數挑選完畢,他們正經曆著嚴苛的訓練與磨礪,力求在實戰中展現出最鋒利的一麵。不過,正如利劍需試其鋒,影殺殿亦需一場實戰來檢驗成員們的真正實力,從而確定最終的編製與任務分配。”
武永長聽罷,神色稍緩,眼中閃過一抹讚許之色。他深知,荊軻所言非虛,實戰是檢驗一切的最佳方式,也是影殺殿成長不可或缺的一環。“如此甚好,時機一到,自會有足夠的舞台供你們施展。”他的聲音溫和而堅定,透露出對荊軻及影殺殿未來的期許。
隨後,武永長的目光掃過在場的五人,他們各自神色不同,但皆透露出一種堅毅與忠誠。他輕輕點頭,語氣中滿是信任與期許“諸位愛卿,接下來的時日,還需你們繼續努力,為即將到來的挑戰做好萬全準備。三日之後,朝堂之上,我們再議國事。”
五人聞言,皆是一凜,隨即齊聲應道“諾!”聲音洪亮,響徹大殿。
……
晨光初破曉,武王殿前已是人聲鼎沸,百官身著各式朝服,彙聚一堂,靜待新王武永長的臨朝。這是新王登基以來,第二次正式召開的朝會,空氣中彌漫著一種不同尋常的緊張與期待。
殿門緩緩開啟,武永長身著威嚴的黑色王服,步伐穩健地步入大殿,高坐於龍椅之上,其目光如炬,掃視著下方跪拜的群臣。“眾卿平身。”他的聲音沉穩有力,透露出不容置疑的王者氣度。
百官起身,各就其位,然而,當他們的目光落在右側文官之首時,不禁紛紛投去驚異的目光。那是一名身著黑色官服,麵容平靜的中年男子,其身份之顯赫,位置之特殊,讓在場眾人無不感到震驚。此人,正是蕭何,一個對於許多人來說尚顯陌生的名字。
左側武官之中,獨孤嘯天亦是眉頭緊鎖,顯然對這位突然出現的文官之首感到不解。而文武百官之間,更是竊竊私語,試圖從彼此的眼神中探尋答案。但見李淳風,那位以合道境修為震懾群雄的司天監監副,竟也默默無言,似乎默認了蕭何的存在,這更讓眾人心中疑惑重重。
“今日早朝,寡人有要事宣布。”武永長的聲音打斷了殿內的低語,他目光再次轉向蕭何,語氣中帶著一絲莊重“蕭何,自即日起,寡人特命你為大武王朝丞相。”
此言一出,滿朝嘩然。丞相之位,權重一時,關乎國家興衰,豈可輕易授人?百官麵麵相覷,心中滿是疑惑與不甘。吏部尚書黃帛更是按捺不住,挺身而出,質疑道“大王,微臣鬥膽請問,此人究竟有何非凡之處,能擔此重任?”
武永長微微一笑,神色淡然“蕭何之才,非一日之功,爾等日後自會明了。若三月之後,爾等仍覺其不勝任,寡人自會依爾等之意,另作安排。”
此言既出,百官雖心有不甘,卻也無奈,隻得暫且按下心中的疑慮,靜待時日。武永長見狀,便揮手示意繼續議政“好了,諸位愛卿,可有其他事務需奏?”
蕭何適時上前一步,躬身行禮“啟稟大王,微臣確有要事稟報,關乎我大武近日來頻發的叛亂之事。”他聲音清晰,條理分明,瞬間吸引了全殿的注意。
“哦?丞相請講。”武永長點頭示意。
“大王,此番叛亂雖已平息,但其根源在於我大武國策之弊。各地世家宗門、鎮邊侯及城主,因權利分散而心生異誌,此乃製度之殤。”蕭何言辭懇切,直指問題核心,“因此,微臣鬥膽建議,改革國策,改城主製為郡縣製,削弱地方勢力,強化中央集權。同時,鑒於人才短缺,微臣還建議開設科舉,廣開才路,為我大武選拔賢能之士。”
此言一出,殿內一片寂靜。百官或低頭沉思,或麵麵相覷,顯然被蕭何的提議所震撼。改革國策,非同小可,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更大的動蕩。但細細想來,蕭何所言又確實切中時弊,若能實施得當,或可徹底根除叛亂之源,鞏固大武基業。
武永長聞言,亦是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之色。他深知,改革之路雖難,卻是大武發展之必然。於是,他沉聲道“丞相之言,深得朕心。此事關係重大,需從長計議。不過,科舉一事,倒可先行籌備。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集權之議,如驚雷般在朝堂上炸響,百官神色各異,震驚之餘,更多的是對未知變革的惶恐與不安。蕭何的話語,如同鋒利的刀刃,直指大武王朝根深蒂固的世家門閥體係,引得眾人心中波濤洶湧。
獨孤嘯天,這位武官之首,眉頭緊鎖,目光在蕭何與武永長之間來回遊移,心中暗自揣摩。他深知,蕭何所提的郡縣製,絕非空穴來風,背後定有武永長的深遠考量。而此刻,他作為武官代表,雖未直接表態,但心中已隱隱有了預感——這場變革,勢在必行。
喜歡諸天神魔抽獎成為最強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諸天神魔抽獎成為最強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