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使者對待宋晏清的態度很不尊重,像是對待比他低一級的人。
這令在場的所有大臣都麵色鐵青。
自家君主被外人如此低看,他們怎能不氣?
冷凝的氣氛裡,使臣似乎毫不畏懼,甚至臉上還帶了笑。
“崇文皇帝若是交不上今年歲貢,那就彆怪我們的軍隊過來走一趟了。”
朝中群臣皆麵有怒色。
李丞相長袖一甩,帶出一陣風聲。
他臉皮漲紅,瞪著那使者,高聲怒斥。
“你一介使臣竟敢如此口出狂言!”
使者根本不屑於和李丞相說話,他直接向宋晏清這個小皇帝表明態度。
“對於歲貢一事,我相信崇文皇帝自有主張,如此,我等便先行告退。”
群臣皆緊繃著腮幫看向宋晏清,似是咬牙切齒。
殿前司侍衛們也看著宋晏清。
他們都在等著小皇帝說點什麼。
侍衛們的手放在刀柄之上,隻待宋晏清一聲令下,或一個手勢,他們便準備將使者緝拿。
但宋晏清什麼都沒有說,隻是死死盯著使者的背影。
他想到前些日子龍使上報的信息。
邊境駐紮著崇武國三十萬大軍,裝備齊全,兵良馬壯。
使者口中的軍隊是一聲令下便會闖過邊境,破我城池,燒我房屋,掠我錢財,殺我百姓的野獸!
這就是他們的軍隊!
想到這些,他下意識在心中反問。
這不叫毫無人性?
這不叫燒殺搶掠?
林小暖沒有親眼見過崇文國與尚武國之間的戰爭,雖然能感受到宋晏清的憤怒,卻不能切身體會。
但她知道一件事。
【如此看來,國防很重要。】
使者走後,大殿中一片低氣壓。
最後還是攝政王先出來說話。
“官家,近些年我崇文士兵大有長進,若要與尚武一戰,雖勝率不高,但也不無戰勝的可能。”
李丞相立刻站出來駁回他的言論。
“攝政王此話說的倒是輕鬆,怕是對民間的百姓生活不夠了解吧?”
“自三年前一戰,我國歲歲進貢。幾百萬兩銀,絲綢瓷器上百車。這都是百姓們一點一點創造出來的!如今國庫空虛的原因,光是這幾年的歲貢便占了大頭。”
“不僅如此,就連百姓們的生活水平也是逐年下降。倘若不繼續休養生息,反而大動兵馬,豈不更是,民不聊生!”
郝丞相則從另一個角度分析國庫與歲貢之間的關係。
“李丞相此言差矣。”
“尚武國與我國的協議長達十年之久,十年的時間,以我國目前的國力來說,隻會越來越弱,積貧積弱。八年後,倘若他們想要吞並我國,也隻會是一念之間的事!”
“這幾年,我國兵將訓練小有所成,尚且有一戰之力,若不趁此機會反抗,以後就是國破家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