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祭祖的時候,宋晏清破例讓大公公再次宣讀封後詔令。
這種祭祀大典上,即便有人不服彆國公主為後,再有想法也得憋著。
祭祖流程繁瑣,耗去一整日的時間。
第三天,耶律蓉要去拜見婆婆。
宋晏清不放心,上朝前特意交代她兩句,讓她見太後和宋晏禮的時候不必太過拘謹,最好能活潑一點。
第四天,宋晏清早早起床,帶著群臣向太後行禮朝拜,並昭告天下自己結婚了。
還特意派人往禦史台那邊再次強調了一遍。
原本皇後還要接見妃子什麼的,但宋晏清他爹那會兒就隻有皇後一人,到他這裡,目前也隻有皇後一人。
倒是給耶律蓉省了許多麻煩。
綜上幾點,林小暖打心底裡覺得耶律蓉嫁得還不錯。
【你家人少事不多,後宮也清靜,婆婆通情達理還不管閒事,家庭氛圍還算挺好。】
【和彆的皇後相比,蓉蓉往後的日子應該過得不會太差。】
【當然,前提是你以後的妃子老實低調,不給皇後添堵。】
宋晏清暢想了一下日後。
倘若能生四五六七個孩子,應當不會有其他宮妃。
一國之君,未來不會有其他妃嬪?
對此,林小暖持觀望態度。
【蓉蓉是你的正妻,以後如果有其他女人,不管什麼來頭都隻能是妾,這意味著什麼,你應該知道吧?】
宋晏清批廢話奏折批累了,放下筆轉轉手腕。
嗯,我知道。
結發夫妻,兩不相疑。
【疑不疑倒不重要,我覺得吧,她隻要不霍霍你的國家百姓,其他的都不重要。】
【畢竟,你勤政多年,才換來如今這種百姓安居樂業,邊防穩固牢靠的局麵。】
【要是有人禍國殃民,就算你不心疼,我都心疼。】
聽著林小暖的話,宋晏清沒有立刻回應。
他的心思在眼前的那份奏折上。
折子是戶部尚書寫的,內容是關於京中商戶近來動向的研究分析。
不愧是尚書,眼光精準,角度刁鑽,提議合理,益於民生。
看著手中的奏折,宋晏清的眼裡的光越來越亮。
看完,他大笑一聲,提筆寫下批文。
戶部尚書遞交的折子上,最後一段文字的末尾處,一行朱筆寫就的文字逐漸乾透。
解宵禁,夜遊街,允。
宋晏清想著,以後商戶經營的時間更長,賺得更多,繳納的稅也更多。
如今,他們不用向彆國交歲貢,若此法奏效,國庫將會越來越充盈。
國庫有了錢,他就能著手去做更多的事。
將這份奏折單獨放在一邊,關於解宵禁的事,他明天要找幾位大臣詳談。
看了這份奏折,宋晏清神清氣爽,對於林小暖剛才說的禍國殃民,倒是一點都不擔心。
蓉蓉不是那種人。
倘若生出那種心思,我會將它扼殺在萌芽之時。
有些事她不懂,我會教。
表麵上看,娶她是為了三座城池。
但其實,即便沒有那三座城,我依舊會娶她。
她是我親自選定的人,我自是信她。
更何況,蓉蓉她不是普通閨秀。
她是一國公主。
尚武國唯一的,備受寵愛的,文武精通的小公主。
在馬背上長大的小公主。
我知她勇敢聰慧,定是一教就會。
林小暖麵露驚訝之色。
沒想到宋晏清這麼會想。
她咽了咽喉嚨,驚訝又欣慰。
【哦,想法不錯。】
【很有擔當!】
【果然是很喜歡她。】
【嘖嘖嘖,感覺怪不錯的!】
蠟燭即將燃儘,宋晏清整理好奏折,伸個懶腰站起身。
他朝坤寧宮走去,腳步輕盈,心情舒暢。
你以為耶律齊為什麼將妹妹嫁與我?
難道隻是因為我比那小國國君年輕貌美?
不。
他是知道蓉蓉聰慧。
既不忍妹妹明珠蒙塵,又不敢留她在都城。
怕公主有奪權之心。
我為一國之君,身份足夠高貴。
我國民風又包容開放,明珠不易蒙塵。
且,我與蓉蓉是舊相識,兒時曾有過玩笑般的嫁娶承諾。
隻這幾點,我便是蓉蓉夫君的不二人選。
林小暖聽著聽著皺起了眉。
【可是,她在大婚那晚的表現……看起來不如小時候活潑伶俐。】
宋晏清看著坤寧宮裡坐著看書的耶律蓉,笑容越發俊朗。
明亮的眼睛裡還隱隱多了些驕傲。
哼。
小丫頭聰明著呢。
你等著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