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側是個灶房,裡麵用土堆砌出灶台,一口大鍋坐在其上,角落堆放著小塊小塊的食材。
看著像是薯類塊莖。
老太太走向角落,從薯類塊莖緊挨著的大缸裡抓了一小撮糙米。
她彎腰伸長了手,幾乎整個人都要鑽進缸裡,才勉強夠到所剩無幾的餘糧。
加水,添柴,燒火。
火焰劈啪,濃煙奔騰。
老太太咳嗽幾聲,避開黑煙,待黑煙散得差不多,才又伸手添了兩根柴。
木柴燃燒的聲音裡,林小暖調整視線,看了一眼外麵的廳堂。
幾間屋子的門窗一打開,陽光便從四麵八方照進來。
將原本一片昏暗陰涼的小木屋照的通透溫暖。
這個角度,可以看到崔秀蘭的臥房。
她屋裡的東西很多,但有些東西看起來不像是目前這個經濟水平能買得起的。
據林小暖所知,這個年代,顏料是極其昂貴的東西。
然而崔秀蘭的門上卻畫著一個醜兮兮的圖案。
雖然看不出畫的是啥,但那畫至少有三種顏色。
而且,崔秀蘭屋子裡還有一張銅鏡。
小小的銅鏡。
就在她床頭的櫃子上放著。
趁著燒火的間隙,老太太還回屋照了照鏡子,將有些淩亂的鬢角銀絲重新整理妥帖。
收拾好頭發,她回到灶房。
掀開大大的鍋,看一眼裡麵十幾個翻滾的米粒,往上架了個竹排,又從鍋旁的框子裡摸出兩張巴掌大的粗麵餅,往竹排上一扔,蓋上蓋子繼續燒火。
大概估摸著時間,看一眼外麵夕陽西下,她便起身滅火,將兩間臥房的窗戶給關好。
恰逢此時,外麵傳來響動。
崔秀蘭眼角褶皺堆疊,臉上露出喜色。
是鳳仙回來啦!
林小暖調轉視角,瞧見外麵扛著鋤頭鐵鍬進院子的婦女。
這就是宿主的孫媳,劉鳳仙。
許是在田裡勞作了一整個夏天,劉鳳仙膚色焦黃,臉上一塊兒黑斑,從耳下延伸至脖子衣領裡,像是一朵黑色的花。
實在談不上好看。
她身後還跟著一個灰頭土臉的黃毛丫頭。
這應該就是李保國提到過的小鈴鐺。
小丫頭低著頭,好似是累壞了,手裡還抱著一把野花。
她看著腳下的地麵,少氣無力地問。
“奶奶,咱們真不用去村長爺爺家接太奶奶接回家啊?”
劉鳳仙將鋤頭放到門口,拿著鐵鍬往花園走,聲音低啞,光是聽著都覺得嗓子要冒煙兒了。
“不用,花兒給我,你去灶房裡瞅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