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藍羽翼王國兵諫結束後,斯塔文的幾個兒子女兒全都離開了王城,準備動身返回各自的母族。
那幾個與帕拉西古王室聯姻的族裔,就此與王室分道揚鑣。
他們倒是沒有在王城搞出什麼出格的事情來,雖然他們眼裡本來也沒有所謂的“格”。
之所以最終沒有動兵,隻有兩個現實原因。
第一,斯塔文畢竟還是伊琳的父親。他們是要擁立伊琳為王,怎麼可能真的對她親生父親動手?
第二,王城中的力量還有一支是大王子那邊的。即便想要動手,也動不了,兩股勢力隻要斯塔文本人沒有全都得罪,那他就不會有生命危險。
但即使如此,即使兵諫之日有驚無險地結束了。
藍羽翼王國內部的分裂卻也從這一天開始成為了事實。
同月,由於維多利亞這位新王不肯投降,伊琳隻能一路往東,繼續率軍進攻。
儘管她依舊打一場贏一場,但越是往深處去,就越是明顯感覺到了一股阻力。
在雷爾沃這塊地區上,願意軟投降的貴族和不願意輕易投降的貴族數量幾乎是四六開。
並且有投降念頭的大多都是上層貴族。
底層的貴族領主說什麼都不會投降妥協。
而這些底層的堅定貴族,背後所代表的力量,便是整個諾斯巴羅王國積澱了三百年的“慣性”。
他們隻認坎坎加爾王室,認可自己權力與地位的“正統”性。
伊琳的東征軍在這些子爵,甚至伯爵的眼裡,基本上和“蠻夷”二字劃上了等號。
人怎麼可能向猴子投降?
真要這麼搞了,那甚至都不算恥辱了。
自己挖個坑把自己埋了算球。
這就是“觀念”帶來的力量。
伊琳越是往東,就越是觸及到了諾斯巴羅王國的這股深層力量。
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隻不過她也不是什麼一般人。
就算前麵的阻力逐漸增加,伊琳依舊百戰百勝。
自她親自率軍而來,幾乎沒有打過一場敗仗。
諾斯巴羅王國的這些根基力量即使對她造成了阻礙,帶來的實際結果,也僅僅隻是拖慢了她的攻城拔寨的速度罷了。
但進程卻沒有就此終止。
在伊琳的重錘之下,維多利亞幾乎每天都在被伯恩斯等人施加壓力。
伊琳的戰績越凶悍,距離格林城越近,維多利亞身上的壓力也就越重。
這根本就不是一般人能夠看得住的。
此時此刻,整個諾斯巴羅王國就顯示出一種非常詭異的局勢。
上層貴族早早地躺平擺爛任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