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酒精的話,原材料其實和釀酒差不多,無外乎有三種,穀物類、薯類和糖蜜類,畢竟廣義而言酒精就是進一步提純的白酒。
穀物類的原材料有高粱、玉米和小麥等,目前大明沒有玉米,而高粱和小麥當糧食都不夠,就彆說作為酒精原材料了。
糖蜜也一樣,大明還沒奢侈到用糖釀酒的地步,因此能夠滿足的原料,便隻有量大管飽的紅薯了。
至於製造工藝流程嘛,其實前期和製酒一樣,都是切碎後蒸煮,破壞細胞壁使澱粉和水充分融合,形成糖化液。
再用清水反複衝刷,祛除雜質,隻保留澱粉,靜置一段時間,便需要加入糖化酶進行充分糖化了,但目前明朝並沒有化工業,就更彆提食品化工了,因此糖化酶隻能用酒曲進行替代。
等到酒曲和糖化液充分發酵,便可以進行蒸餾了。
大明沒有現代的蒸餾塔,李晗便自己動手給設計一套,蒸餾塔可以用陶瓷罐取代,導管的話,沒有不鏽鋼,暫時用竹筒替代也沒問題。
其實酒精的製造比起白酒來,工藝相對而言還簡單一些,因為沒有必要考慮口味,雖然蒸餾的過程繁瑣了一點,但還是能實現的。
重點是最後的提純和祛除雜質,這可以通過多次蒸餾來實現。
將一整套流程設計好後,李晗突然發現,自己這段時間彆的沒學會,倒是圖紙畫得越來越熟練了。
將宣傳用的曆史紀錄片拷貝到優盤裡後,然後又琢磨著,大明的電氣化,是不是可以開始進行了?
雖說太陽能是清潔能源吧,但弊端也實在太多了,給電腦手機什麼的充個電還行,但要想推動工業的發展,
發電的燃料倒是有現成的,用煤炭就行了,如今大明已經實現蒸汽化,煤炭也已經實現大規模開采。
燃煤發電機,其原理比較簡單,高中物理便可以搞定了。
得先將鍋爐中燃燒煤炭燒開水,通過對蒸汽的持續加壓,獲得高溫高壓的水蒸氣。
隨後蒸汽進入渦輪機,驅動葉片旋轉,將熱能轉化為機械能。
通過機械能,帶動發電機轉子旋轉,這時候,法拉第原理便起到作用了,轉子在磁場的轉動中,便可以產生電能了。
聽起來很複雜,實現起來也一點都不輕鬆,雖然設計有現成的,但大明的製造工藝還須更進一步,而且最要命的是材料。
然而,在整個電氣化過程中,這還是最容易實現的第一步!
即便發電機能造出來,如何輸電又是個大問題。
用直流電的話,大明沒有電磁護國顯聖真君馬院士,況且人家研究的玩意兒多是用於軍工。
交流電吧,高壓的問題如何解決?
還有變壓器,變電站等等,更彆提鋪天蓋地的電線網絡了。
要不,用愛迪生那一套?
不行,他那一套不適合遠距離傳輸,而且需要建多個發電廠,經濟效益並不明顯。
而特斯拉那一套的話,更適合長遠距離輸電和集中式發電,這樣更有利於建設集群工廠和大規模生產。
看來還是交流電最合適了。
李晗看著自己寫的密密麻麻的一大堆製造流程和專業名詞,整個人都麻了。
早知道當初去學工科多好,學什麼曆史呀?
萬事開頭難啊,還是從第一步開始,先解決發電機吧。
這東西不比製造酒精,還得請教專業人士,許年一個造槍的,也不知道對電力工程有多少了解,況且他現在還得先把56半自動的生產流程給搞定了。
嗯,得先去找個合適的電氣方麵的專家。
然後,將給朱元璋的回信寫好,將酒一箱一箱的搬入郵箱中,最後把信和優盤送了過去,已是累的滿頭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