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的第二個特性,用句通俗的俏皮話形容,就是‘我隻想種地,但誰打擾了我種地,那我便把他種到地裡’!”
朱元璋一下子沒忍住,“噗嗤”一下笑出聲來,然後越想越覺得有意思,忍不住捧腹大笑起來。
這話說的,讓他腦海中頓時浮現出一個老實巴交的老農,其實暗地裡是個絕世高手,臉朝黃土背朝天,然後將一個個敵人壞蛋給種到土裡的樣子。
“這句話,換一種方式說,便是哪裡有可以耕種的地,哪裡便是中華的疆土,
因此,中華民族的這一特性,便是極度的忍耐和極強的開拓精神的結合,具體表現在,中華民族上至皇帝下至農民,都對土地有著鋼鐵般的執著。
畢竟中華的疆土,從黃河中原擴張到五湖四海,並不是彆人送的,也不是祈求而來的,而是實打實給打出來的!”
沒錯沒錯,對對對,朱元璋連連點頭,簡直不要再同意了。
秦皇漢武秦皇漢武,為何漢武帝能和秦始皇並列,那不就是因為漢武帝征服了匈奴,打通了西域,設立西域都護府麼?
不光如此,他還征服了南越百國,將中華土地擴張到了南海之濱。
開疆拓土,那是帝王最大的功績啊!
“這一特性還表現在,其是中華民族的恥辱感非常的強烈,自古以來,凡是對外打了勝仗的,在史書上就隻記下寥寥一筆,比如‘夷三國’、‘伐不臣’等等,毫無炫耀之意,簡直謙虛到過分的程度。
殊不知,在我們的史書上被一筆帶過的,卻是無數的國度和民族,從此徹底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了,連名字都不配留下。”
對啊,這確實是咱中華民族的特性,特彆謙虛,而在這兒謙虛的背後,卻是多少國度的消亡。
就像是王昌齡的《從軍行七首.其四》中寫道,“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樓蘭,曆史上堂堂西域大國,就這麼灰飛煙滅掉了,如果不是大詩人寫上這麼一筆,又有多少人知道樓蘭這個地方。
不過朱元璋毫不在意,甚至還非常自豪,咱中華民族,就是這麼強盛!
“但中華民族的恥辱感的終極表現形式,卻是在打了敗仗後,一定要在史書裡大寫特寫,各種總結經驗教訓,什麼天氣原因,什麼地形原因,又有哪些是人為因素,將領犯了哪些錯誤,皇帝又犯了哪些錯誤。
簡直就是經驗教訓的大集合!
就像是告訴子孫後代,‘一定要為我報仇啊!’
又像是在告訴敵人,‘我現在打不過你,但我會記在小本本上,我的子孫,我子孫的子孫,總有一代人會為我報仇雪恨的’!
有句話說得好啊,十世之仇猶可報也,雖百世可也!就是這麼個意思。”
“哈哈哈哈!”朱元璋笑得胡子都一顫一顫的,彆說,還真是那麼一回事。
無論是先秦的《戰國策》,還是司馬遷的《史記》,亦或是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其上對於中華打的敗仗,幾乎都是事無巨細的給記載下來了。
這麼一看的話,從某些方麵而言,咱們的祖先,還真是有點“小家子氣”呢。
朱元璋心想著,但就是這種小家子氣,卻造就了中華獨一無二的民族特性。
此時,他已經明白了,中華的民族性,是什麼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