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書常修行七年,修行不記年,漸忘今夕是何時。
本想與隔壁的魔修長話細說一些飛升秘聞,不過最終卻是選擇了長話短說,短話不說。
此乃說來話長的恒定規律。
不曾想隔壁的魔修以為我在耍她,拔劍一斬而出,人隨劍光遠去。而看她這樣子,要不是確定打不過我,恐怕那劍光是斬向我的。
果然,劍修隻是這個魔修的偽裝。
魔修果真狡詐。
……
吹乾墨跡,寫上一篇久違的日記,譚書常便要將記載這一篇日記的這一張紙,隨手放入了自己的袖子裡。
因為他還有正事要乾。
不過這時,譚書常發現手中的日記不翼而飛,再仔細一看,竟是在一處極遠的地方,被兩種他看不見的力量拉扯著。
然後,這一篇日記就被硬生生“一分為二”。
不是被撕成了兩半的一分為二,而是複製黏貼一樣的一分為二。
而分成了兩份後,兩篇日記就突兀消失。
但也很快的,約莫隻是隔了一個呼吸的時間,日記就又出現了,然後這兩篇一模一樣的日記,自發地回到了譚書常手中。
這時,隻見一篇日記上有光芒閃動,然後化作了一篇經文。
《楮先生曰——借道陰冥,強走四天柱》。
這一法門如其名,是讓尚未修行到三證的修士,如何借道陰冥之地,然後從陰冥之地去往四天柱之地。
而在這最後,還有一句勉勵的話欲重修大乘經典,特招汝為修編者,望汝再接再厲。
“……”
對於這一幕,譚書常並不陌生。
這是楮生鬼天道的力量。
他沒想到,這個鬼天道竟然還在感應著自己,看來他之前所去的“犁餘”城池,應當就是陰冥之地的另一座幽魂城池了。
因為此時的甲五界,譚書常並沒有感應到鬼天道的力量。
所以隻有對方是通過那些陰冥之地在甲五界的道路,遙遙投落力量過來這一種可能。
那麼,與那鬼天道爭奪日記的,又是何等存在?
譚書常不由想到了那一隻素白手掌。
而當這一個念頭落下,果不其然那隻素白手掌出現了,隻見這手掌落下來,拍散了那些文字,然後一指頭落下,開始書寫起來。
不多時,新的一篇經文出現了。
但這經文無名。
而所表達的內容,卻是與這《楮先生曰——借道陰冥,強走四天柱》差不多。
不過,又多了很多細節!
比如,這裡麵明確提到,斬三百年前的妄飛升修士,可在借道陰冥,前去四天柱之地時,獲得甲五界的幫助。
斬得越多,甲五界提供的幫助也越大。
末了還給譚書常留了一句信息量明顯很大,但譚書常目前還看不懂的話——凡進階天甲之凡俗,皆非尋常凡俗。天意可視之為有神智,亦可視之為無神智。
譚書常將此經文與《楮先生曰——借道陰冥,強走四天柱》,細細比較了一番,發現前者是正大光明走陰冥,後者則是要偷偷摸摸。
去個四天柱之地,跟偷渡似的。
所以,譚書常選擇了那素白手掌留下來的經文。
畢竟其中提到的斬“妄飛升修士”,可是與他不謀而合了。這等被殺後就會變成上好修煉資源的與他敵對者,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放過的。
“與其等他們的到來,不如讓他們自行下界!”譚書常當即顯化不死鮮血形,同時召喚出血池。
接著四個陰神飛落到了蓮台之下,卻是譚書常要修行一法門。
這是他從那三位徒劍山祖師的記憶畫麵裡,意外發現的一部法門,沒有名字,隻知道修成之後可以刪除他人的一部分記憶。
蓮台升起。
譚書常隨之修成了這一無名法門。
當即,他踏出了血池,並順手將那位錢掌教給從血池中拎了出來。
然後在其眉心隔空虛按一下後,便將這位錢掌教丟在了一處荒山野嶺中。
一開始,這位錢掌教沒什麼動靜,但隨著感應到天地元氣出現變化,那一直庇護這位錢掌教的仙道憑依,終於是緩緩退散了些許。
這位錢掌教開始恢複清醒,然後感應四周,雖然見自己是在一處山林中後,但也沒有立即結束當前的狀態。
直到他感應到來自四天柱之地同門的呼喚。
至此,這位錢掌教這才放下心來。
而在溝通了同門,得知已經有三位同門師兄弟來甲五界找自己後,錢掌教才小心翼翼地收起了仙道憑依。
“我這就聯係林師姐和兩位師弟。”錢掌教遙遙回應自己在四天柱之地的同門之餘,也開始用徒劍山的聯絡手段,找起了自己那三位同門。
但結果自然是沒找到。
於是他前去徒劍山之地,卻發現整座徒劍山,眼下已經是人去樓空。
整個仙門,都被人用大陣封了起來。
而其中的珍藏法器等,更是已經被搬走了。
“這發生了什麼事情?”
錢掌教大驚。
“莫非是那譚書常?可林師姐和兩位師弟,為何沒有重整徒劍山,雖然此地仙門對於我等已經無用,但沒有此地坐標,諸位同門可是不方便降臨,莫非是為了那仙緣……”錢掌教不由這樣去想。
畢竟,每個人都有私欲。而麵對能夠讓自己成仙的仙緣,沒有哪個人能保證自己不動心。
恰好這時,四天柱之地的同門又呼喚起了自己。
於是,錢掌教連忙將自己的發現給說了。因為他的真身,還沒有從自己的影子裡完全出來。
而說完這些後,這位錢掌教也意識到了一些不太對勁的地方,那就是此時他腦海裡關於譚書常的記憶,大多都想不起來了。
尤其是動手落敗後的記憶畫麵,完全是一片空白。
“所以,我到底是如何從此人手掌逃脫的?”
雖然在此之前他看不上譚書常,但在落敗譚書常之手一次,甚至被逼得都不得不動用仙道憑依後,這位錢掌教自然是沒了那番輕視姿態。
……
與此同時,相同的一幕,也在上清觀和西陀山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