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麼做,也不是為了學薑太公,好來一個願者上鉤。而是譚書常想告訴這天鬼嶺中的陰神,新任的巡山使已經到了。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這個地方就起了陣陣寒風。
這風不大,不過沒來由地撥動人心,因為有聲音,從這風聲中緩緩響起“君不在,妾不安。妾不安,君可知?君知否知否,妾念矣念矣……”
聲音幽怨,如訴如泣。
不過那最後一個尾音落下,就瞬間轉換了一種曲調。
“人生虛度半甲子,匆匆忙忙複何返。總是在忙碌,總是在奔波,到頭來卻好似拎了一隻竹籃,在那水流中胡亂提水,這叫我怎能安……怎能安……”
不僅曲調換了,連聲音也逐漸變成了渾厚中帶著無奈的男人聲音。
譚書常聞聲,便知道對方已經來了。
而對方這出場的排場,倒是不遜色於自己出場念開場詩了。
沒想到他在這天鬼嶺遇到的第一個陰神,竟是一個有共同愛好者。
於是,譚書常主動給對方解惑“生來本就反複定,且罷煩心淡凡心。”
“生來?嘿,生來反複定?”
聲音自風中響起,又變成了那如訴如泣的女子聲音,然後隨著一陣香風出現,一道身著素白衣裙的女子身影,出現在了譚書常的麵前。
那血仙蓮透出的灼熱感,根本無法對這一女子造成半分威脅。
而譚書常對此,倒也並不意外。
因為這是一位鬼道二證。
雖然不知道這女子有沒有達到二證的巔峰,但譚書常可以肯定的是,對方並不在低穀期。
不過還好這位是鬼道二證。
因為此時這女子看譚書常的眼神,也相當戒備。當祂注意到這巡山廟中又有修士時,祂對這個修士完全不在意,不過當祂來到近前後,才發現這個修士有點不對勁。
祂此時居然沒來由地就產生了一種毛骨悚然感。
這意味著,在對方手裡,曾經隕落了不知道多少的陰神。
“道友好見解,一切看淡,便就什麼煩惱都沒了。”於是,在斟酌了一番後,這位鬼道二證的陰神,如此開口道。
“我也這麼覺得。”譚書常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因為他是真的覺得隻要能淡去凡心,那麼就可以解決大部分的煩惱。
沒有**之心,就可以不入愛河,更無諸多愛恨苦。
沒有求取之心,任何名利,就都瞬間成了虛妄。
沒有虛榮之心,任何奢侈之物,炫耀之法,便再難撬動內心半分。
存天理,滅人欲。
而這也正是眼下他那《渡厄仙經》第六卷的推導方向。
第五卷,無天。
第六卷,無心。
但可惜的是,到目前為止,譚書常都沒能推導出來。這也是他為何遲遲沒有突破的根本原因。
因為他想要憑借這第六卷的《渡厄仙經》,來解決自己二證合道後陷入低穀期的問題。
“道友倒是有趣得很。”
這位鬼道二證的模樣,卻是美貌如花,尤其是那一雙丹鳳眼,好似無時無刻在放電一般,真就是眼波流轉。
而祂此時這番開口,又為祂增添了無限魅力。
隻不過,譚書常從始至終,都是不為所動。
因為這位陰神的發型,是盤起來的。
盤發,乃是女子出嫁的特征。
君子色而不淫,欲而止心,發乎情止乎禮。
“道友這一副神情,倒是讓妾身不免覺得,妾身的容貌不好看了呢!妾身自打嫁人後,便感覺自身的魅力又增加了不少呢……”這位鬼道二證笑吟吟地說著,不過祂這話沒說完,就被譚書常給打斷了。
“因為不用負責。”譚書常語氣平和地說道。
雖然這位鬼道二證是在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但譚書常也沒想好好回答。
“道友好生風趣!真是讓妾身喜歡得緊。”這位鬼道二證繼續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這樣啊,那我送一副我的墨寶給你?”譚書常已讀亂回。
“那就多謝道友了!”
這位鬼道二證沒想到譚書常會這樣說,但祂還是應了下來。
於是,譚書常隻好現寫。
“世事難料難回頭,走時方知來時路。”
“生來本就反複定,且罷煩心淡凡心。”
最後是落款——董董。
出門在外,身份能借就借,反正當事人又不在,知道了也隻能原地學僵屍跳。
“原來是董道友。”這位鬼道二證道謝,然後就此離去。
因為祂沒把握。
譚書常則在回禮後,目送這位鬼道二證離去。
因為他也沒把握。
二證合道的玄妙,實在是匪夷所思至極,萬一這位突然爆發出巔峰戰力,那麼他可能隻能狼狽逃回詭異遊戲了。
畢竟有不死鮮血形和伴生血池,擋下真仙一擊,給自己爭取到逃跑時間的把握,譚書常還是有的。
不過,讓譚書常意外的是,這鬼道二證的陰神走了後,居然又來了一個一身青色衣裙的女子陰神,而這一個陰神,就明顯是眼神不太好。
因為這陰神一出現,就出現在巡山廟的前麵,並且試圖去敲門。
而此時譚書常就在她身後。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