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審閱後,穆淺染隻拿起了一本名為《讀<鬼穀子>有感》的書籍。
為什麼選這本,一是因為,兵家之書在這個小地方並不多見。
穆淺染至今也隻是將《三十六計》《孫子兵法》《鬼穀子》三本書的囫圇默了出來,至於裡麵講些什麼……嗯,還在學習中。
作為和平年代的公民,她不認為自己能逆天到這麼短時間內就能完全掌握。
隻是想到這個世界之後將麵臨的戰亂,她又覺得應該多收錄這些書籍。
她是不太會,但不代表以後小家夥不能找彆人學,那學完肯定需要些課外書,是吧?
除此外,她選定這本書的另一原因,是這本書的著作人一欄,寫著“向營”。
向營,前朝名將,當年一拖二,愣是帶著前朝的窩囊皇帝和豬隊友朝廷,將來勢洶洶的北漠攔在關外。
他是個武將,按理說應該更多的精力是放在用兵之策上,但《鬼穀子》的主流內容卻多是權謀策略、言辯遊說、修身養性。
這就有點意思了,都說武將不善言辭,這位名將竟是會寫下此書的感言,而且這還是本原稿,值得一看。
這樣的大佬,年輕時的觀書有感,雖不知道是怎麼流落到商賈之家,但……不重要。
穆淺染開始翻閱,漸漸地,竟也入了迷。
《鬼穀子》一共分上、中、下三卷。
向營的感言中,上卷開篇的《捭闔》便占據了很大的篇章。
他先是寫了自己為什麼會看此書的原因。
因為年輕時,父親每次下朝都要氣得在演武場練手半個時辰。
母親說,父親大老粗一個,隻知道領兵打仗,每次上朝說不過那群讀書人,回來都要氣半個時辰,讓他不用在意,習慣就好。
彼時,小小年紀的向營還不太理解,覺得不過是幾句話的事情,說不過就說不過唄,拳頭硬就行了。
直到成年後,他才知道,拳頭硬是解決不了事情的,甚至也開始陷入所有武將說不過文將的死循環。
以往上朝,朝中文官講話都是彎彎繞繞,跟個九轉大腸似的,武將們每次都被忽悠地乖乖進了圈套。
也不知怎麼回事,吵完架就發現。自己先前的言論就站不住腳了。
在吃了幾次虧之後,百思不得其解的向營終於在《鬼穀子》一書中找到了答案。
就如上卷的《捭闔》篇所言:
捭為撥動,闔為閉藏。
想讓對方同意這件事,就要先反駁對方,使對方激動後暴露實情,再抓住無禮之處來反駁或者用其有禮之處來讚同。
向營在文中特地點出:
吾等每每都在暢所欲言後,被揪住痛處一通批判,被駁斥的多了,那些個有理的觀點,反而顯得沒有什麼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