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再造大唐1
如今李慶正大力發展棉紡行業,正是需要大量棉花的時候。
中原雖然也可以栽種棉花,但畢竟產量有限,若是把棉花的種植基地搬到西域去,那麼向西域移民,建立穩固的統治,就有了經濟基礎。
甚至以此為基地,向西跨過蔥嶺,重新建立陸上絲綢之路,也就有了可能。
因此慶武四年,李慶下旨,重建西域都護府,以苟勝為大都護,領兵平定西域。
西域曆來分裂,平定地方不需要太多兵員,但難點不在於平定,而在於如何治理。
自安史之亂後,西域綠化嚴重,和中原離心離德。因此占領西域後,李慶下旨,除儒釋道三教外,餘者宗教,概不得在西域傳教,原有綠教痕跡,也需一並清除。
慶武五年,李慶以流寇犯邊為由,出兵進占青海一地。吐蕃國王派出使臣到燕京,上表稱臣。
很巧的是,吐蕃的使臣正是多年未見得吐蕃國師大輪明王鳩摩智。
鳩摩智見到李慶的一刻,也很是訝異,想不到當年在還施水閣見過的李慶,竟然會是今日的慶武大帝。
他心中惶恐,畢竟當年兩人可是交過手,鬨過些不愉快的。
但李慶卻表現的很是親近,對當年的事情,一語帶過。
甚至當天邀請鳩摩智進宮,相談了一天一夜,所談內容外人不得而知。
不過鳩摩智見過李慶後,就被封為了新唐護國法師,地位大漲的同時,之後也被派往了草原傳教。
李慶這一招,學的還是滿清,主要是不放心草原,覺得光靠行政手段還不行,還需要把草原的精神也控製住。
後世滿清支持喇嘛教在草原的流傳,二三百年間,草原果然平靜的很,既然有現成的辦法,李慶自然要拿來用上一用。
至於選派鳩摩智,則純粹是用熟不用生的用人原則作祟,畢竟鳩摩智的為人,李慶可是知根知底,這家夥喜歡什麼,有什麼弱點,李慶明白的很。
自然控製起來也容易一些,既然如此,自然這大輪明王,就從小國吐蕃,升格為整個新唐的大輪明王了。
鳩摩智到了草原,四處奔走,一心為了傳教奉獻著自己的力量。
同一年,李慶在燕京秘密會見自己的丈人段正淳,因為娶了對方好幾個女兒,因此李慶給予對方的接待規格很高。
會見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讓大理國南遷,遷往更南的緬甸去。
畢竟雲南是華夏故土,不可能不收回來,但如今他和段譽交好,實在不好意思滅了對方的國家,因此隻能讓對方南遷了。
本來李慶之前就找過段譽,把這個想法說了出來,但段譽榆木腦袋,似乎吃定了和李慶的交情,不接這個茬。
李慶於是直接就找來了段正淳,親自和其說了起來。
雖然李慶答應,在大理遷國的過程中,會派火槍兵協助,大理一定能夠在緬甸重新立國,但畢竟涉及到國本,段正淳也不敢輕易答應。
眼見說不動對方,李慶直接拋出了殺手鐧,說道“我費儘口舌,你不肯答應,難道讓我去找高家來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