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壓抑的氣氛下,群臣都不敢輕易出聲,空氣中仿佛凝結了一層冰霜。
良久,皇帝終於啟唇“起來吧。”
魏崇樓的臉色愈發蒼白,皇帝並未賜座,直接進入正題
“魏大人,今年江南的收成糟糕至極,而去年也是由你經手。按照常理,今年本應是風調雨順的一年,為何卻落得如此田地?”
魏崇樓微微一怔,眼角餘光掃過。
之前他因身體不適,沒有細致關注。
此時才發現,負責秋季收成的使官正靜靜地站在一旁。
原來掌管秋收的使官已經秘密進京……想到這裡,近期繁重的公務讓他忽視了這件至關重要的事情。
慘淡的收成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不為人知的秘密?去年的洪災得以平息,按理說今年應是稻穀豐收,萬事順遂的時節啊……
魏崇樓心潮澎湃,思緒宛若江河般翻滾,細細咀嚼著聖上召見背後的深意。
陛下宮既未表現出絲毫客套,特遣潘公公專程相邀,其意圖昭然若揭,必定與自己有所關聯。
回想起在江南治水的功績,洪水退去,良田重現,為何卻與五穀不豐之事糾纏不清?其中難道隱藏著不為人知的誤會?
於是,魏崇樓字字斟酌,言語謹慎地問道“陛下宮主,此事或許有尚未處理妥當之處,秋使對此有何獨到見解?”
江南水患的治理,不僅成了魏崇樓的護身符,更奠定了他權力的基礎。
他自然不會貿然承認自己的疏忽,而巧妙地將這個難題拋給了秋使,渴望從對方口中得到答案。
得到陛下宮的先聲支持,秋使的氣勢頓時咄咄逼人,用冷言冷語譏諷道“魏大人真是心思縝密,不明真相就轉移問題。然而,江南之事與大人治理水患的舉措緊密相關,大人治水時的作為,天下無出其右,還需老朽多言嗎?”
魏崇樓的眼神暗淡下來,心中明鏡似的清楚。
當年,江南一片汪洋,唯有築起堅固的堤壩,疏導洪水入海,才能保全稻田免受侵害。
這樣的方法,究竟錯在哪裡?
水患得以控製,洪澇之年反而迎來了豐收,功勳顯著。
沉吟片刻後,他回答“江南所為,我自然明白,但當時內澇緊急,那隻是應急之策。若真有不當之處,自當改正。”
身為狀元,他的才智超群,機敏過人。
即使對自己的行為充滿自信,但在見到秋使麵露怒色時,他也明白今年定會遭遇逆境。
因此,即使沒有聽到外界的流言蜚語,他也能自我辯解。
秋使一時語塞,最終吐露出真相“魏大人手段高明,幾句話便輕輕帶過。大人既然知道治水留下了隱患,理應在洪水過後重建江南。如今,所有水流都被引向大海,田地中連一滴水都沒有留下,收獲甚至不及往年的一半,此等過失難以推卸。”
難怪龍顏不悅,群臣的臉上都掛上了凝重的表情。
江南作為國家的糧倉,歉收至此,大虞的國庫恐怕將麵臨枯竭,難以抵擋戰亂和饑荒的侵襲。
一刹那,魏崇樓思緒如飛,最終俯首拜倒,誠摯地說道“請陛下宮主寬恕,這事確實是微臣的過錯。我當時考慮不周,願意承擔罪責,再次前往江南,修複原有的堤壩。如果力量不足,甘願接受陛下宮主的裁決。”
秋使的話語,讓增建未撤的堤壩問題變得微妙而嚴重,這遠非小事。
魏崇樓心中有數,清晰地記得每一處多餘的堤壩位置,隻要拆除,便能恢複原貌。
以功補過,正合時宜。
秋使的麵色陰沉,沉默不語,其意圖昭然若揭,隻因聖上對魏崇樓的懲罰或許還遠遠沒有結束。
畢竟,今年的歉收完全是魏崇樓的失誤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