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遠笑眯眯的看著他:“不用推銷你的想法了,我既然答應了,就一定會做到的,無非就是幾個億的資金投入嘛,遠方的賬麵上,常年趴著幾百個億,這都是小意思。”
有錢人說話,就是爽快,幾個億的巨額投入,在陳思遠口中,隻配小意思三個字,實在是令人瞠目結舌。
如果不是從王大偉口中知道了張曉亮的事,此刻的林海肯定會特彆激動,可心中一旦有了戒備和顧忌,就很難表現出那種歡呼雀躍的樣子,他甚至想努力的裝一下,但又怕被陳思遠看出破綻,所以,沒敢輕舉妄動。
不過,他的反常表現,在陳思遠看來,卻成了沉穩矜持和喜怒不形於色,不由得讚道:“士彆三日,當刮目相看啊,你的成長速度,完全超出我的想象啊。說實話,你這個年齡,能做到如此從容淡定,真是不簡單啊。”
林海隻能將錯就錯,淡淡一笑,說道:“您過獎了,和您這樣睿智的企業家接觸多了,想不成熟都難啊。”
陳思遠讚許的笑了笑,說道:“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僅僅搞定了柳杖子礦的體製改革,還是遠遠不夠啊,這樣吧,我再幫你點上兩把火!”
越是如此,林海越感覺不對勁。
他和陳思遠雖然打過幾次交道,但根本談不上什麼交情,無論從哪個角度上說,如此熱情,都有點莫名其妙。
不過,既然人家提出來了,他斷然沒有拒絕的道理。
“太好了,董事長,今天晚上,說啥也得我買單。”林海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道。
陳思遠微笑著道:“這樣吧,東遼和撫川不是搞了個東撫新區嘛。”
“是啊。”
“李慧是個非常有想法的領導,她將東遼的曙光新區向南延伸了五公裡,如此一來,就與東撫新區連城一片,同時,她已經向省發改委提出申請,擬將東撫新區更名為東撫經濟技術開發區,未來的開發區將實行相對獨立的管理體係,除了行政之外,財政稅收等,都將從兩個城市剝離出來,成為名副其實的城中之城,怎麼樣,這個構想是不是很大膽啊?!”
林海很驚詫。
客觀的講,李慧的這個想法確實不俗。
東遼也好,撫川也罷,其城市經濟發展都不同程度的受到自身曆史遺漏問題的束縛,而開發區的財政稅收一旦獨立,意味著將與兩座母城進行了分割,儘管這種分割不可能很徹底,但至少是最大限度的甩掉了包袱。
而曙光新區向南延伸後,未來將與東撫開發區連城一片,李慧是很有可能將曙光新區並入東撫的,經過這麼一番折騰,撫川的資金優勢與東遼的產業優勢更加深入的融合,表麵上看,雙方都將受益,可實際上,東遼才是真正的贏家。
“財政和稅收獨立......這好像不大可能吧,彆的不說,撫川方麵就不能同意。”他沉吟著說道。
“那可未必,你知道我在京城碰到誰了嘛?”
“難道您碰到李慧了?”
“是的,不光李慧,還有顧煥州,顧書記帶著她,在中央的幾個部委遊說,所以說,這個宏大的構想是很可能最終落實的。”陳思遠說道。
林海開始有些興奮了。
陳思遠繼續說道:“我的第二把火,就選擇在東撫經濟技術開發區吧,當然,具體項目由你來定。你現在是李書記帳下的紅人,不出意料的話,東撫新區的事,很快就會落到你頭上的。”
確實如此,李光旭之所以向林海大力推薦了於振清,就是希望他能利用這個抓經濟的高手,在東撫新區上搞出點名堂來。
李光旭非常認真的告訴他,未來十年,將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十年,在此期間,如果不能在經濟上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即便站穩了腳跟,政治上也很難有所作為。
現在看來,李慧也是深知這個道理的。
“太謝謝董事長了,我何德何能,居然得到您的鼎力相助,實在是誠惶誠恐啊。”林海說道。
這句話,倒也是他內心的真實想法。
陳思遠擺了擺手:“我很看好你,這就算是一份政治投資吧,希望未來能得到豐厚的回報。”
“隻要在我的能力範圍之內,在所不辭。”林海說完,舉起酒杯,與陳思遠輕輕碰了下,可剛要喝,手機卻叮的響了一聲,他瞥了眼,心中不由得咯噔一聲。
張曉亮又發來了短信,依舊簡單明了,隻有七個字。
東西在你手上嗎?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