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頭西沉,已是快到了下值的時候,夕陽的餘輝揮灑而下,映射在京畿之地的每一寸角落,不少官員都在寒暄道彆,眉眼間頗為無奈。
因為先帝駕崩不久,各個署衙的官員們倒是不好飲酒作樂,以免被朝中風聞奏事的言官彈劾。
倒是沒有官身的吏員們不用受這官場上的規矩束縛,不少人都在心底暗暗琢磨,待會下值之後,究竟是去喝兩杯小酒,還是照顧一下"老相好"的生意,心情很是迫切。
但此刻,位於紫禁城東華門後的文淵閣內,氣氛卻是頗為凝重,兩位身著緋袍的閣臣相對而坐,遲遲不發一語,於角落處伺候的宮娥內侍也是屏氣凝神,不敢發出半點聲音。
沉默半晌,性格相對急躁的東閣大學士韓爌終是忍不住出聲說道:"季晦兄,天子在宮中胡鬨些也就罷了,但九邊重鎮乃是我大明之根本,不容鬆懈呐。"
宮中幾日前便傳來消息,先帝的司禮監秉筆太監王安並沒有按照慣例回鄉終老,而是更進一步,升任司禮監掌印,繼續留在天子身旁伺候。
至於天子在淺邸時的隨侍宦官則是被天子賜名為"魏忠賢",升任禦馬監掌印,提督宮中禁軍。
更要緊的是,新任的禦馬監掌印魏忠賢在略微熟悉了幾天過後,便是馬不停蹄的去了豹房,昔日武宗皇帝縱情聲色之場所。
現如今,充當宮中禁軍的"騰驤四衛"便駐紮於西苑的豹房。
天子這是想要重掌兵權呐。
"虞臣兄,稍安勿躁"見到眼前的多年好友仍是如年輕時那般浮躁,同樣官拜東閣大學士的劉一璟便是無奈的搖了搖頭,揮手屏退角落處的宮娥內侍之後,方才不置可否的說道:"天子幼齡即位,宮中又有宵小作祟,天子想多些安全感,也在情理之中。"
生性謹慎的劉一璟終究沒有將矛頭直接對準宮中的李選侍及昔日執掌六宮的鄭貴妃,而是用"宵小"模糊了對象。
許是覺得如此還不足以令韓爌放下"戒心",劉一璟又不動聲色的低語道:"騰驤四衛名存實亡多年,天子或許過了新鮮感,便會知難而退了。"
自土木堡之戰過後,如日中天的五軍都督府便是逐漸退出了曆史舞台,大明軍權也被收歸兵部。
至於駐紮在皇城中的"天子親軍"騰驤四衛雖是由禦馬監直接調遣,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也是疏於操練,廢弛多年,毫無戰力可言。
"這倒是,"聽得此話,韓爌滿是褶皺的臉上終是湧現了些許認同之色,但很快又急切出聲:"可周永春那邊怎麼說"
"天子也專門下旨奪情了"言罷,韓爌便將手中一封尚且殘存著些許筆墨味道的奏本遞到劉一璟眼前。
這是宮中剛剛送回來的奏本,天子駁回了遼東巡撫周永春上書請求回鄉葬親守孝的折子。
事實上,薩爾滸之戰才剛剛結束不久,周永春便是收到了其母病故的消息,並為此上書朝廷,請求回鄉守孝,但被萬曆皇帝親自下旨"奪情",並好言寬慰。
現如今,朝中禦史言官"舊事重提",其背後自然是他們東林黨從中推波助瀾。
"哎,弄巧成拙呐"
聞聲,始終不辨喜怒的劉一璟也是輕歎了一口氣,略有些疲憊的揉了揉太陽穴,臉上湧現了些許悔色。
他們本以為,新帝繼位不久,麵對著朝中禦史言官如雪花般的奏本,定會焦頭爛額。
再加上周永春本人也主動上書請求回鄉守孝,從未見識過此等陣仗的天子定會順水推舟的同意。
他們甚至連繼任的人選都已是提前選好,準備在周永春辭官之後,將右僉都禦史袁應泰推上遼東巡撫的位置。
可誰能料到,近些時日一直"從諫如流"的天子偏偏在此事上表現了截然不同的態度。
究其根本,倒也有理可循。
畢竟萬曆皇帝,泰昌皇帝均是先後下旨奪情,聞言寬慰周永春,當今天子又怎麼可能反其道而行之。
"如今我東林風頭正盛,遼鎮之事大可從長計議,不必急於一時。"相顧無言片刻,剛剛還滿臉急躁的韓爌竟是反過來安慰劉一璟。
他們二人雖然同為東林骨乾,但劉一璟無論是年紀或資曆都在其上,故此劉一璟還是毫無爭議的"次輔"。
"虞臣兄所言不差,我東林的當務之急,是儘快眾正盈朝,匡扶朝政。"似是驚詫韓爌竟會如此"善解人意",劉一璟錯愕少許之後,方才緩緩點頭。
雖說先帝繼位之後,便是大肆提拔於"國本之爭"中出力甚廣的東林官員,但因先帝在位時日尚短,仍有不少東林官員未曾抵京,亦或者未曾來得及起複。
其中不乏諸如前任內閣首輔葉向高這等東林大佬。
為了能夠"眾正盈朝",朝中近些時日關於起複葉向高的奏本可謂是層出不窮。
"葉閣老遠在福建福州,距離京師足有數千裡之遙,且葉閣老年事已高,這一路舟車勞頓實在是有些辛苦呐。"像是想到什麼似的,次輔劉一璟突然緩緩抬頭,目光炯炯的盯著眼前的韓爌。
雖然他們東林官員終日自詡為君子,但人活在世,豈能沒有私心。
那葉向高早在萬曆三十五年便被擢升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更在一年後成為首輔,獨相七年。
以葉向高的身份,若是被天子起複回京,他們二人又該如何自處?
"季晦兄所言甚是,葉閣老年事已高,還是在家中頤養天年為好。"頃刻間,韓爌便是聽懂了劉一璟的言外之意,趕忙點頭稱是。
如今的內閣首輔方從哲獨相七年,任內導致遼東重鎮失陷,女真坐大,實在愧對天子的信任。
更彆提先帝繼位不足月餘便撒手人寰,方從哲同樣是難辭其咎,畢竟作為內閣首輔,不能勸諫天子,任由諂媚之臣進獻"紅丸",已然算是失職。
如此種種之下,方從哲早已不配繼續擔任大明朝的首輔,將治理兩京十三省的重任扛在肩頭上。
彼此對視過後,劉一璟及韓爌均是默默點頭。
一切皆在不言中。
待到方從哲去職,這內閣首輔的位置便會落到劉一璟的身上,而韓爌也會順利升任為次輔。
這大明朝,終究還得是他們"東林君子"來力挽狂瀾。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