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駕到"
巍峨的宮殿外,司禮監掌印略顯尖銳的呼喝聲響起。
抬眼望去,朱由校曾居住十餘年的勖勤宮已是到了,早已等候在殿門外的宮娥內侍也是趕忙跪倒在地,向身著常服的大明天子行禮問安。
"起來吧。"輕輕點頭過後,朱由校便踩在白玉階上,大步朝著半開的殿門而去。
不多時的功夫,伴隨著一股撲麵而來的暖意,朱由校便在諸多內侍的簇擁下,行至大殿深處。
簡單適應了一下殿中有些昏暗的光線後,朱由校清瘦的臉上便是露出了些許訝色。
此時殿中除卻充當"主人翁"的莊妃娘娘之外,上首居中位置還坐著萬曆皇帝的"遺孀",剛剛年滿六旬的劉昭妃,身旁居然還有首輔方從哲以及次輔劉一璟兩位閣臣。
"見過昭妃娘娘,見過莊妃娘娘"
少許的錯愕過後,朱由校便是隱去了臉上的訝色,轉而微微躬身,朝著眼前滿臉含笑的兩位婦人行禮。
聞言,端坐在上首的劉昭妃臉上笑意更甚,趕忙擺手示意:"皇帝有禮了。"其身旁的李莊妃也是輕輕點頭。
"臣方從哲,劉一璟見過陛下。"另一側,兩位閣臣也是整理衣衫,朝著朱由校躬身行禮。
"兩位先生免禮。"
好一番折騰過後,殿中眾人終是各自落座。
興許是覺得此間氣氛有些尷尬,默立於劉昭妃身後的女官趕忙朝著角落處的隨侍宦官們使了個眼神。
不多時的功夫,冒著些許熱氣,茶香四溢的香茗便被各自擺放到眾人眼前。
輕輕端起茶盅過後,朱由校便是不動聲色的打量起殿中眾人,這李莊妃為人雖是仁慈,但向來寡言少語,平日裡與自己少有交流。
唯有涉及到自己"幼弟"朱由檢的時候,李莊妃的話才會多些。
至於端坐於上首的"劉昭妃",朱由校的印象則更加模糊,隻是知曉其為人同樣仁慈莊重,在數十年的後宮生活中,從不與人爭風吃醋。
每次與自己相見之時,均是滿臉和藹,說話猶如春風拂麵,很是親切。
倒是首輔方從哲及次輔劉一璟,二人因為"黨派不同"的緣故,雖然不至於彼此攻訐,有失體麵,但也少有"同框"的時候。
今日這等情形,到底是所為何事?
興許是瞧出了朱由校臉上的疑惑,端坐於正中的劉昭妃先是輕笑一聲,隨即便打破了殿內的沉默:"皇帝已是親政一月有餘,再有兩個月的功夫,便要年滿十六了。"
此話一出,殿內有些詭異的氣氛被瞬間打破,非但沉默寡言的李莊妃臉上都露出了些許笑意,就連方從哲及兩位閣臣也是微微頷首,臉上的褶子都是擠到了一起。
"啟稟陛下,如今我大明欣欣向榮,陛下正當早日大婚,早立國本,以安天下民心。"順著劉昭妃的話茬,另一側的首輔方從哲便是上前一步,很是嚴肅的拱手道:"今日老臣和季晦兄鬥膽進宮,特請娘娘主持大局。"
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大明連續兩位天子殯天,著實惹得人心惶惶,政局更迭動蕩。
雖說在朱由校的"當機立斷"之下,成功解決了宮中潛在的危機,並得以順利繼位。
但不管怎麼說,主少國疑終究是一個不小的隱患,朱由校早日大婚並誕下皇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平穩人心。
"唔,"聞聲,朱由校便是目瞪口呆,臉上露出了些許錯愕之色。
兩世為人,他還是第一次被催婚。
大明閣臣本就有匡扶天子的責任,更何況方從哲及劉一璟的身上均是兼著禮部尚書的職銜,出現於此更是合情合理。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
"皇帝眼瞅著便要年滿十六,不小嘍"
一聲輕笑過後,劉昭妃便是滿臉慈祥的盯著麵色微微有些漲紅的大明天子,渾濁的眸子中也是湧現了些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