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在院子裡歇氣喝茶的時候,早上拉水泥的三輪車,又拉了一車磚頭進村。
“老叔,這是誰家準備蓋房子呢,從早上拉到現在了還沒拉完。”
老叔作為長箐的老村長,在村裡算是個百事通。
但凡不清楚的都可以找他問問,他絕對清楚。
“這事啊,可不是誰家準備蓋房子呢。”老叔嘿嘿一笑。
“這是來修整咱們村的老中學教學樓,下半年準備要重新辦學招生了。”
喲,村裡這早就停辦的老中學,竟然要辦學招生了。
尤其是對村裡的娃兒來說,這可是個天大的好事啊。
說起來,張安就是那個倒黴鬼。
他上小學的時候,長箐中學還辦著呢。
到了他快上初中的時候,上麵決定把長箐中學停辦。
他們這些娃就隻能去紅岩鎮的中學讀書。
“老叔,這到底咋回事啊,之前可沒聽到一點風聲呢。”
當年長箐中學停辦的時候,都是提早就開始傳了出來。
這回要重新辦學了,反而一點風聲都沒收到。
“這事啊,說起來也玄乎,就是這幾個月的時間決定的。”
張建文也是上次去開會的時候,才知道這個消息。
紅岩鎮的書記,去年年底喊開會的時候,就被上麵點了名。
主要還是因為這幾年,紅岩鎮的學生數量一直直線上升。
而紅岩鎮采取的措施就是每個班一直加人,從最初的一個班三十個學生。
到現在一個班都已經五六十人的規模。
原來的時候還好,怎麼裝能裝進去。
但現在這法子行不通了,即便拋開了教學質量不管。
鎮中的教室就那麼大一點,五六十號人已經是極限,即便現在想多收,教室也沒法子再往裡多裝人。
這事之所以沒有傳出風聲,那是前段時間上麵都還在討論。
到底是擴建鎮中,還是新建學校。
要放在往年,這種事怎麼都得討論個三五個月的時間。
可現在已經被上麵著重點名,這樣誰還敢拖下去。
最後也不知道為什麼,討論出來的方案,就是重開長箐中學,減緩鎮中招生壓力。
“老叔,要是這麼說,那咱們老中學是不是得蓋學生宿舍了?”
以前的長箐中學,招生範圍就是這附近的七八個村子。
所以長箐中學裡就沒有蓋學生宿舍,反正是有幾間教師宿舍。
平時放學,學生們都是自己各回各家,最遠的村子,走個二三十分鐘就能到家。
跟現在去鎮上比,那簡直是近的太多。
“不可能的,這次隻是來把教學樓和幾間教師宿舍修整一番,上麵沒錢了,要是有這錢,怎麼會想著重開老中學呢,直接擴建鎮中或者新建一個學校了。”
那這麼說,估計還是跟以前一樣。
隻用負責這附近離得比較近的村子,最多也就是每個年級開兩個班的規模。
不管怎麼說,反正重新開辦就是好事。
至少張鐵他們這群娃娃,今年小學畢業之後,可以直接在村裡上中學。
這樣家裡也能夠好好的照管,不然放到鎮中,每天走那麼遠的路還是比較艱苦的。
但要是讓他們住校,很多娃娃都容易在這個時候走歪路。
他們這麼大的孩子,平時在父母大人的身邊,有人看管著還好。
要是放出去了,沒個大人在身邊盯梢著。
一個個就像是脫韁了的野馬,說要多野,就有多野。
很多人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厭學,喜歡到外麵去混社會。
這年頭鄉鎮上為什麼那麼多社會混混,大多數都是這麼來的。
所以這個學校辦起來,真還是一件大好事。
張建文在張安家裡坐了一會兒,嘮了會兒嗑,就駕著馬車進村給大家送豬崽去了。
這個時候張安才想起來,後世好像老中學並沒有重新辦學。
而是擴建的鎮中,規模是現在的兩倍。
張安這一想起來,雖然自己重新來到這個年代,但今天長箐中學的事情告訴他。
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會跟後世一樣的發展,頓時給張安嚇出一身冷汗。
但很快,張安躁動的內心,就鎮靜了下來。
因為他想明白了,自己隻是在村裡老老實實待著種地的人,又不開公司買股票。
即便軌跡變了,跟自己又有什麼關係呢。
不管發生什麼事,自己安安逸逸的在這山裡舒舒服服的種地。
誰能影響到自己什麼,根本就不需要擔心這個問題。
家裡來了這三小香豬之後,張安暫時把它們關在圈房裡。
圈房後麵原本就有一塊比較大的空地,之前就被張安用籬笆圈了起來。
這樣白天就把它們放出去,不擔心它們幾個提桶跑路。
那塊空地上張安原來就種了許多的青草,這春天來了,地上也是蔥蔥鬱鬱的一片。
現在那裡已經成為了家裡麵這些動物的棲息地。
白天它們自己會去後麵玩兒,晚上或者下雨的時候,就回到圈房裡休息。
所以現在都不用張安去給它們添食送水。
日子一天天過去,到了驚蟄的這一天。
早上的時候,氣候還比較正常。
到了正午的時候,天上開始春雷滾滾。
對於這乍破天光的春雷,村裡的老人們都異常欣喜。
“今年看樣子,也是個好年頭。”
俗話說,驚蟄不打雷,旱到四月頭,這句農諺很多人都知道。
很多人對於驚蟄打不打雷的說法,覺得沒有說的那麼玄乎。
包括那些所謂的專家,一會兒引經據典,一會兒侃侃而談。
自以為翻了很多資料,就能說的頭頭是道。
對此,張安更加相信村裡這些種了一輩子莊稼的老人們。
雖然他們說不來什麼依據不依據的說法。
他們這幾十年如一日的在地裡刨食,不說什麼了如指掌,說句經驗豐富也不為過。
他們用自己的人生閱曆,見證了過去的這些年的光景。
哪一年風調雨順,哪一年又是顆粒無收,他們記的比誰都清楚。
因為他們真的挨過餓,以前是真的吃不飽飯。
不管年景的好壞,總不是無聲無息的悄然而至,總會有些預兆。